常温下,在10mL0.1 mol•L-1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在0.1mol•L-1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
|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mL |
|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
| D.在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c(H+)>c(OH-) |
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电解精炼铜时,同一时间内阳极溶解铜的质量比阴极析出铜的质量小 |
| B.硫酸工业中,在接触室安装热交换器是为了利用SO3转化为H2SO4时放出的热量 |
|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采用离子交换膜法,可防止阴极室产生的Cl2进入阳极室 |
| D.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加快正反应速率,提高N2、H2的转化率 |
今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 |
② |
③ |
④ |
|
| pH |
11 |
11 |
3 |
3 |
| 溶液 |
氨水 |
氢氧化钠溶液 |
醋酸 |
盐酸 |
| A.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增大 |
| B.②、③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H3COO-)>c(Na+)>c(H+)>c(OH-) |
|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四种溶液的pH ①>②>④>③ |
| D.VaL④与VbL②溶液混合后,若混合后溶液pH="4," 则Va∶Vb= 10∶1 |
常温下有A和B两种气体的混合物,已知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A的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中只含碳氢两元素,而且不论它们以何种比例混合,碳氢质量比总是小于9:1.而大于9:2,若混合气体中碳氢质量比是5:1,则A在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
| A.88.89% | B.80% | C.20% | D.11.11%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 B.在标准状况下,11.2 L NO与11.2 L O2混合后气体分子数为0.75NA |
| 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 |
| D.1 mol C10H20ClBrO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32NA |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IA族元素,其原子半径越大金属性越弱 |
| B.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两种微粒,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
| C.氨基酸具有两性,则多肽及由多肽形成的蛋白质均具有两性 |
| D.苯分子具有不饱和性,苯与乙炔一样都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