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稀溶液中含有Fe(NO3)2、Cu(NO3)2、HNO3,向其中逐渐加入铁粉,溶液中Fe2+的浓度与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稀溶液中Fe(NO3)3、Cu(NO3)2、HNO3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A.1:1:1 | B.1:3:1 | C.3:3:8 | D.1:1:4 |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Cl2、O2、SO2、NO 、NO2中的两种或多种气体。现将此无色透明的混合气体通过品红溶液后,品红溶液褪色,把剩余气体排入空气中,很快变为红棕色。对于原混合气体成分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A.肯定有SO2、O2和NO | B.肯定没有Cl2、O2和NO2 |
C.可能有Cl2和O2 | D.肯定只有NO |
下列除杂质选用试剂错误的是
编号 |
物质 |
杂质 |
试剂 |
A |
SO2 |
HCl |
饱和碳酸氢钠溶液 |
B |
Cl2 |
HCl |
饱和食盐水 |
C |
NO |
NO2 |
水 |
D |
Fe |
Al |
氢氧化钠溶液 |
已知Na2SO3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为Na2SO4,现有一包包装破损的白色Na2SO3固体粉末,为了检验其是否变质,正确的方法是
A.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无沉淀,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变质。 |
B.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硝酸,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变质。 |
C.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硫酸,再滴入BaCl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产生,则说明已变质。 |
D.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入稀盐酸,若产生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则说明已变质。 |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 3OH- ══ Al(OH)3↓ |
B.常温下氯气与烧碱溶液反应:Cl2 + 2OH - ══ Cl- + ClO- + H2O |
C.铜与稀硝酸反应:Cu + 4H++2NO3- ══ Cu2+ + 2NO2↑+ 2H2O |
D.过量的SO2通入NaOH中:SO2+2OH-══SO32-+H2O |
右图的装置中,干燥烧瓶中盛有某种气体,烧杯和滴管内盛放某种溶液。挤压滴管的胶头,下列与试验事实不相符的是
A.NO(H2O含石蕊)红色喷泉 | B.NH3(H2O含酚酞)红色喷泉 |
C.SO2 (NaOH溶液)无色喷泉 | D.HCl(AgNO3溶液)白色喷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