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检验NH时,往试样中加入NaOH溶液,微热,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检验逸出的气体 |
B.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
C.实验室用NH4Cl和Ca(OH)2制备NH3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
D.将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
有甲、乙两个相同的恒容密闭容器,体积均为0.25 L,在相同温度下均发生可逆反应:X2(g)+3Y2(g) 2XY3(g) ΔH=-92.6 kJ·mol-1。实验测得起始、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
容器编号 |
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mol |
平衡时体系 能量的变化 |
||
X2 |
Y2 |
XY3 |
||
甲 |
1 |
3 |
0 |
放出热量:23.15 kJ |
乙 |
0.9 |
2.7 |
0.2 |
放出热量:Q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容器甲体积为0.5 L,则平衡时放出的热量小于23.15 kJ
B.容器乙中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Q=23.15 kJ
C.容器甲、乙中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
D.平衡时,两个容器中XY3的体积分数均为1/7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对于A(s)+2B(g) 3C(g) ΔH>0,若平衡时C的百分含量跟条件X、Y的关系如图①所示,则Y可能表示温度,X可能表示压强,且Y3>Y2>Y1
B.已知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 ΔH=-1 025 kJ·mol-1。若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相同,则图②可表示温度对NO的百分含量的影响
C.已知反应2A(g) B(?)+2C(?)-Q(Q>0),满足如图③所示的关系,则B、C可能均为气体
D.图④是恒温下某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时间变化的示意图,则该反应的正反应是一个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
将E和F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 2G(g)。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G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
压强/MPa 体积分数/% 温度/℃ |
1.0 |
2.0 |
3.0 |
810 |
54.0 |
a |
b |
915 |
c |
75.0 |
d |
1 000 |
e |
f |
83.0 |
① b<f ② 915℃、2.0 MPa时E的转化率为60%③ 增大压强平衡左移 ④ K(1 000℃)>K(810℃)
上述①~④中正确的有( )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在一个不导热的密闭反应器中,只发生两个反应:
a(g)+b(g) 2c(g) ΔH1<0
x(g)+3y(g) 2z(g) ΔH2>0
进行相关操作且达到平衡后(忽略体积改变所做的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等压时,通入惰性气体,c的物质的量不变 |
B.等压时,通入z气体,反应器中温度升高 |
C.等容时,通入惰性气体,各反应速率不变 |
D.等容时,通入z气体,y的物质的量浓度增大 |
某恒温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A(s)B+C(g) ΔH=Q kJ/mol (Q>0)达到平衡。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时,C(g)的浓度与缩小体积前的平衡浓度相等。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产物B的状态只能为固态或液态
B.平衡时,单位时间内n(A)消耗∶n(C)消耗=1∶1
C.保持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加入B,平衡可能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若开始时向容器中加入1 mol B和1 mol C,达到平衡时放出热量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