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装置应用于实验室制备氯气并回收氯化锰的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制取氯气 |
B.用装置乙除去氯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 |
C.用装置丁蒸干氯化锰溶液制MnCl2•4H2O |
D.用装置丙分离二氧化锰和氯化锰溶液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是放热反应都是自发的,凡是吸热反应都是非自发的 |
B.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增大的反应,非自发反应一定是熵减小的反应 |
C.自发反应在恰当条件下才能实现 |
D.自发反应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实现 |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ΔH=-890 kJ·mol-1 ,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 ΔH=-890 kJ· mol-1 |
B.500 ℃、30 MPa下,将0.5 mol N2和1.5 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 |
C.已知:H2(g)+F2(g)="==2HF(g)" ΔH=-270 kJ·mol-1,则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反应生成2 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 kJ |
D.在C中相同条件下,2 mol HF气体的能量小于1 mol氢气与1 mol氟气的能量总和 |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①C(s)+O2(g)===CO2(g) ΔH1; C(s)+O2(g)="==CO(g)" ΔH2
②S(s)+O2(g)===SO2(g) ΔH3; S(g)+O2(g)===SO2(g) ΔH4
③H2(g)+O2(g)===
H2O(l)ΔH5; 2H2(g)+O2(g)===2H2O(l)ΔH6
④CaCO3(s)===CaO(s)+CO2(g) ΔH7;CaO(s)+H2O(l)===Ca(OH)2(s)ΔH8
A.① | B.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③ |
将等物质的量的X、Y气体充入一个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X(g)+Y(g) 2Z(g) Δ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达到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X的体积分数减小 |
B.增大压强(缩小容器体积),Z的浓度不变 |
C.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惰性气体,Y的浓度不变 |
D.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充入一定量的Z,X的体积分数增大 |
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里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H+(aq)+OH-(aq)=H2O(l) △H=" -57.3" kJ/mol
已知: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 △H= -Q1 kJ/mol
HNO3(aq)+NaOH(aq)=NaNO3(aq)+H2O(l) △H= -Q2kJ/mol
上述均系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Q1、Q2的关系正确的是
A.Q1=Q2=57.3 B.Q1>Q2>57.3
C.Q1<Q2=57.3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