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都是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C的溶液均显碱性,C为焙制糕点的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①A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D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②25℃时,0.1mol•L-1 B、C溶液,pH较大的是___________溶液(填溶质的化学式),写出B溶液中显电中性的原因___________,已知,B溶液里的pH=10,则其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为________________。
(2)向反应体系中同时通入甲烷、氧气和水蒸气,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
I.CH4(g)+2O2(g)═CO2(g)+2H2O(g)△H1=-802.6kJ/mol
II.CH4(g)+O2(g)═CO2(g)+2H2(g)△H2=-322.0kJ/mol
III.CH4(g)+H2O(g)═CO(g)+3H2(g)△H3=+206.2kJ/mol
Ⅳ.CH4(g)+2H2O(g)═CO2(g)+4H2(g)△H4=+165.0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CH4的燃烧热△H________△H1.(填“>”、“<”或“=”);
②在反应初始阶段,反应II的反应速率大于反应III的反应速率.比较反应II的活化能EII和反应III的活化能EIII的大小:EII________EIII(填“>”、“<”或“=”)。
[化学选修一5:有机化学基础】(15分)用乙烯、甲苯、淀粉三种原料合成高分子H的路线如下:
已知:
I.
Ⅱ.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OH不稳定,1 mol B、E都可以和足量的钠反应产生1 molH2,E可以和NaHCO3反应,E的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峰面积之比为1:1:1: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是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2)A→B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E→F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G→H属于加聚反应,G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3)I与过量银氨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4)符合下列条件的C的同分异构体(包括C)有________种。任写出其中一种能和过量NaOH溶液按物质的量之比为1:3反应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
①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某溶液的溶质是由下列中的几种离子构成:Na+、Fe3+、Cu2+、Ba2+、CO32-、AlO2-、SO32-、SO42-。取该溶液进行有关实验,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
①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得到气体甲和溶液甲;
②向溶液甲中加入过量NH4HCO3溶液,得到白色沉淀乙、气体乙和溶液乙;
③向溶液乙中加入过量Ba(OH)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丙、气体丙和溶液丙。
④检验气体甲、气体乙、气体丙,都只含有一种成份,而且各不相同。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只根据实验①能得出的结论有;
(2)沉淀丙中一定含有,可能含有。
(3)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有。
(4)气体甲的化学式为;气体乙的名称为;气体丙的分子几何构型是;
(5)向溶液甲中滴加NH4HCO3溶液至过量,该过程中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
;。
聚己二酸丙二酯(PPA)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①烃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只有一种化学环境的氢
②化合物B为单氯代烃;
③E、F为相对分子质量差14的同系物,F是福尔马林的溶质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
(2)由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3)由E和F生成G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
(4)①由D和H生成PP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
②若PPA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1000,则其平均聚合度约为______________。
a.48 b.59 c.75 d.102
(5)在D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发生银镜反应,核磁共振谱显示为4组峰,且峰面积比为2:1:1:1的是(写结构简式)
(6)D的所有同分异构在下列一种表征仪器中显示的信号(或数据)完全相同,该仪器是__________。
a、质谱仪 b、红外光谱仪c、元素分析仪d、核磁共振仪
原油价格的下跌,加剧能源的过度开采,因此更要开展汽油的有机合成的研究。以下是一种合成汽油的路线:
已知:
(1)在反应①—⑥中,属于加成反应的是,B的分子式为 。
(2)A中官能团名称为,CCS法命名E的名称为 。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E→F;
H→G。
(4)H也能与NaOH溶液反应,其反应方程式为:。
(5)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组吸收峰。写出符合下列条件D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①链状结构,②能与钠反应生成气体,③不饱和碳上不与含氧官能团直接相连。
A、B、C、D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间的反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1)若A是可溶性强碱,B是正盐,D不溶于稀硝酸,则B的化学式为。有关反应的化学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B是正盐,D既可溶于盐酸又可溶于NaOH溶液。
①A是NaHCO3时,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A是一种淡黄色固体,且A与B以物质的量之比为2∶1相混合时,推知B的化学式为:。
(3)若A是碳化钙(CaC2),A与B的溶液反应时只生成气体C、CaCO3和水;则B的化学式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