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密闭容器中A与B反应生成C,其反应速率分别用v(A)、v(B)、v(C)表示。已知v(A)、v(B)、v(C)之间有以下关系2v(B)=3v(A),3v(C)=2v(B)。则此反应可表示为( )。
A.2A+3B=2C B.A+3B2=C C.3A+B=2C D.A+B=C
向一容积为1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X、Y,发生化学反应aX(g)+2Y(s) bZ(g);△H<0。右图是容器中X、Z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X表示0~10min内该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025 mol/(L·min) |
B.根据上图可求得方程式中a:b=2:1 |
C.0~10min 容器内气体的压强逐渐增小 |
D.第13min时曲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增加了Z的量 |
已知可逆反应2NO2(g)N2O4(g);△H<0,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下列条件,再次达到平衡后,容器中气体颜色加深的是()
①减小容器体积 ②升高温度
③定容下充入NO2气体 ④定压下充入NO2气体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 | D.①③ |
下列关于各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装置中阴极处产生的气体能够使湿润淀粉KI试纸变蓝 |
B.②装置中待镀铁制品应与电源正极相连 |
C.③装置中电子由b极流向a极 |
D.④装置中的离子交换膜可以避免生成的Cl2与NaOH溶液反应 |
常温下,下列溶液的pH或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某物质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1×10-a mol/L,若a>7时,则该溶液的pH一定为14-a
B.某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有S2-、HS-、OH-、Na+、H+,则离子浓度一定是
c(Na+) >c(S2-) >c(OH-) >c(HS-) >c(H+)
C.pH=3的二元弱酸H2R溶液与 pH=11的NaOH溶液混合后,混合液的pH等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c(R2-)+ c(HR-)=c(Na+)
D.将0.2 mol/L的某一元酸HA溶液和0.1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大于7,则反应后的混合液:2c(OH-)=2c(H+)+c(HA)-c(A-)
一定体积0.01mol/L的稀硝酸溶液恰好能氧化一定质量的铁、铝混合物,已知两种金属均被氧化为最高价态,还原产物只有NO。若用0.01mol/L的NaOH溶液溶解相同质量的该混合物,当反应完全时所需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是稀硝酸溶液的1/5,则样品中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A.2:3 | B.1:3 | C.1:4 | D.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