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上A、B代表的区域中,表示季风区的是 ,图上箭头甲、乙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
(2)风是帆船的主要动力,明朝我国著名的航海家郑和率舰队下西洋应该选择在 (冬季、夏季)出海,原因是 。
(3)A区域的农业生产方式是 (种植业、畜牧业),B区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 。
(4)下表中气温和降水资料反映的是上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的 地的,其气候类型为 。
| 项目 |
1月 |
2月 |
3月 |
4月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9月 |
10月 |
11月 |
12月 |
| 气温(℃) |
5.5 |
7.5 |
12.1 |
17.0 |
20.9 |
23.7 |
5.6 |
25.1 |
21.2 |
16.8 |
11.9 |
7.3 |
| 降水(mm) |
23 |
50 |
63 |
70 |
88 |
112 |
235 |
230 |
118 |
50 |
20 |
10 |
读我国季风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为影响我国的 (冬、夏)季风,受此影响期间,我国气候的主要特点是 。
(2)能给我国西南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是 (风向)季风,代号 ,来自的海洋是 洋。
(3)我们把受①和②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E 区,而西北内陆受季风影响不够明显,则称为F 区,E区内降水较 ,而F区相反。
(4)受到此季风影响,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主要集中在 季,当其进退规律反常时容易导致 灾害。
(5)E区和F区的大致分界线为()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B.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一线
C.4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D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读“长江水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长江发源于 (省区),图中城市③是 ,它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城市④是 ,它是中游与下游的分界点。
(2)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港口城市,② ,① 。
(3)填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水利枢纽的名称,⑩ ,其首要功能是 。
(4)长江支流众多,其中汉江是其最大的支流,图中 (填数字)标示的就是汉江。
(5)长江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占全国的一半,故长江被称之为“”,读图可以看出长江的水电站主要修建在 河段,原因是 。
(6)2014年入夏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持续偏少,致使该地区出现严重旱灾,导致该地区严重灾情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和人口保密机,生产生活用水多 | B.气温高,蒸发强 |
| C.水污染严重 | D.夏季风异常 |
读“黄河水系图”,完成下列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 山脉,受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流向大致流,最终注入 。
(2)图中黄河的两条大的支流名称E ,D ;
(3)黄河沿岸有若干重要的城市,其中② ,③ ;
(4)C 水利枢纽是黄河上重要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
(5)“跳进黄河也洗不清”,这句话从地理角度分析主要因为黄河流经了 后, (水文特征),所以河水浑浊。所以想要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措施是 ;
(6)黄河下游存在的忧患是 和 ;请你就黄河下游存在的任一个忧患提出两点有效措施 ; 。
读“我国地形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填写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A. 高原 D. 高原 E 盆地 G 盆地 J 平原 K 平原
(2)⑧为 山,此山的西侧分布着 盆地,此盆地因其物产丰富,故此地被称之为 ;此山的东侧为有 之称的 平原。
(3)⑬为 山脉。
读图,回答下面的问题。(每空2分,共20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分别表示的地形部位:
A ,B ,C ,E ,F 。
⑵图中C、D两点中,上山较容易的是 点,理由是 。
⑶A点的海拔高度范围是 米。
⑷图中小河的流向是 。
⑸若图上A、D两地的图上距离是4厘米,那么A、D两地的直线实地距离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