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时,向400g 10%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稀硫酸,反应过程中溶液温度与硫酸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
B.恰好中和时溶液温度升高了T℃ |
C.恰好中和时溶液为中性 |
D.若用浓硫酸代替稀硫酸,混合后溶液最高温度仍为T℃ |
A、B、C、D、E、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A、B、D、E、F均由三种元素组成;A、B属于同类别的物质;C物质在固态时俗称干冰;A、E均含有人体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F可用于玻璃、造纸、纺织、洗涤剂的生产。部分反应物和产物已经略去,其中"一"表示两种物质间会反应,"→"表示一种物质会一步转化成另一种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A与C的反应是复分解反应 |
B. |
B一定是NaOH |
C. |
D一定属于酸 |
D. |
E→C只能通过E与D反应实现 |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鉴别羊毛纤维和蚕丝 |
灼烧后闻气味 |
B |
除去木炭粉中混有的少量Fe 2O 3 |
加入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
C |
鉴别NH 4Cl和(NH 4) 2SO 4固体 |
加入熟石灰,研磨,闻气味 |
D |
除去氢气中混有的少量氯化氢气体 |
将混合气体通过装有饱和Na 2CO 3溶液的洗气瓶后,再通过浓硫酸干燥 |
A. |
A |
B. |
B |
C. |
C |
D. |
D |
甲醛是一种防腐剂,如图是甲醛燃烧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
B. |
参加反应的两种物质的质量比为15:16 |
C. |
生成物均由两种元素组成 |
D. |
反应前后分子总数不变 |
下列实验方案错误的是( )
A. |
|
B. |
|
C. |
|
D. |
|
白屈菜酸(C 7H 4O 6)具有止痛、止咳的功效。下列关于白屈菜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白屈菜酸属于氧化物 |
B. |
白屈菜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4g |
C. |
白屈菜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
D. |
白屈菜酸中碳、氢、氧原子总数为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