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操作分析错误的是
A.配制0.1mol/LNaCl溶液时,若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则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B.NH4NO3溶解吸热,若配制0.5mol/L NH4NO3溶液时直接将溶解后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中,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
C.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所用砝码已经生锈,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高 |
D.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时,若定容中不小心加水超过刻度线,立刻将超出的水吸出,则所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低 |
已知:H2O(g)====H2O(l) ΔH=Q1 kJ·mol-1 2H2O(g)====2H2(g)+O2(g)ΔH=Q2 kJ·mol-1 CH4(g)+2O2(g)====CO2(g)+2H2O(l) ΔH=Q3 kJ·mol-1,则H2和CH4的燃烧热的比是
A.(Q1+Q2)/(2Q1+Q3) | B.(Q1-Q3)/(Q3-2Q1) |
C.(2Q1+Q2)/2Q3 | D.(2Q1-Q2)/2Q3 |
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化石能源物质内部蕴涵着大量的能量 |
B.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起来 |
C.吸热反应中由于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因而没有利用价值 |
D.物质的化学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热能、电能为人类所利用 |
燃烧2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液态水,经测定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乙醇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3Q kJ·mol-1 |
B.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Q/23 kJ·mol-1 |
C.1/2 C2H5OH(l)+3/2O2(g)====CO2(g)+3/2H2O(l) ΔH=-Q kJ·mol-1 |
D.C2H5OH(l)+3O2(g)====2CO2(g)+3H2O(l) ΔH=+23Q kJ·mol-1 |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H2(g)+1/2O2(g)====H2O(l) ΔH=-285.8 kJ·mol-1
②H2(g)+1/2O2(g)====H2O(g) ΔH=-241.8 kJ·mol-1
③C(s)+1/2 O2(g)====CO(g) ΔH=-110.5 kJ·mol-1
④C(s)+O2(g)====CO2(g) ΔH=-393.5 kJ·mol-1
完成下列问题:
(1)上述反应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
(2)H2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C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
(3)燃烧10 g H2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________。
(4)CO的燃烧热为________________;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元素的两种不同单质。已知在温度低于13.2 ℃时白锡转化为灰锡,转化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完全燃烧等质量白锡和灰锡,灰锡放出的热量更多 |
B.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
C.白锡转化为灰锡的反应为吸热反应 |
D.白锡制造的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 ℃的环境中,会自行毁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