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2KMnO4+16HCl=2KCl+2MnCl2+5Cl2↑+8H2O; Cl2+2FeCl2=2FeCl3; 2KI+2FeCl3=2KCl+I2+2FeCl2。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氧化性MnO4->Cl2>I2>Fe3+ | B.还原性:Fe2+>I->Cl- |
C.Fe3+能将I-氧化为I2 | D.Fe2+只有还原性 |
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
A.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
B.S2-的结构示意图是:![]() |
C.O—18原子的符号:![]() |
D.CS2分子的结构式S=C=S |
100 mL 6mol/L H2SO4与过量锌粉反应,一定温度下,为了减缓反应进行的速率,但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反应物中加入适量的( )
A.Na2SO4(s) | B.CuSO4溶液 | C.H2SO4溶液 | D.H2O |
一定温度下,反应N2(g)+3H2(g)2NH3(g)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A.N2,H2和NH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再改变 |
B.c(N2)∶c(H2)∶c(NH3)=1∶3∶2 |
C.N2与H2的物质的量之和是NH3的物质的量2倍 |
D.NH3的生成速率等于H2的分解速率 |
下列递变规律不正确的是()
A.Na、Mg、Al的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
B.PH3、H2S、HCl的热稳定性依次增强 |
C.Na、Mg、Al的金属性依次增强 |
D.H3PO4、H2SO4、HClO4的酸性依次增强 |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吸热反应不一定需要加热条件 |
B.放热反应只有化学键的形成,没有化学键的断开 |
C.化学反应除了生成新物质外,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
D.稀酸和稀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所释放的热量称为中和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