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解释中,正确的是
| A.Fe(OH)3胶体中加入Na2SO4溶液后有红褐色沉淀生成,说明胶体是不稳定的分散系 |
| B.H2S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H2SO4,说明氢硫酸的酸性比硫酸强 |
| C.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说明Cl2的氧化性强于I2 |
| D.向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说明BaCl2有酸性 |
含有一个双键的烯烃,和氢加成后的产物结构简式如图,则此烃可能有的结构有()
| A.4种 | B.5种 | C.7种 | D.9种 |
已知:
。若要合成
,则所用的反应物可以是
①2-甲基-1,3-丁二烯和2-丁炔
②1,3-戊二烯和2-丁炔
③2,3-二甲基-1,3-戊二烯和乙炔
④2,3-二甲基-1,3-丁二烯和丙炔
|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④ | D.②③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通过煤的干馏可以获得焦炭 |
| B.煤中含有苯和甲苯,可以用蒸馏的方法把它们分离出来 |
| C.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得到乙烯、丙烯和1,3-丁二烯等短链不饱和烃 |
| D.煤液化后可以得到甲醇 |
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 A.在pH = 1的溶液中:NH4+、K+、ClO-、Cl- |
| B.有SiO32-存在的溶液中:Na+、Mg2+、Al3+、Cl- |
| C.有NO3-存在的强酸性溶液中:NH4+、Ba2+、Fe2+ 、Br- |
| D.在c(H+) = 1.0×10-13 mol·L-1的溶液中:Na+、S2-、AlO2-、SO32- |
根据下列化学实验示意图,能得出正确结论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