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人的屈肘和伸肘动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写出图中标号所示结构的名称:①-----------------②-----------------③---------------④----------------
(2)图中的-------图表示屈肘动作,-------图表示伸肘动作。双手题重物时,肱二头肌处于-------状态,肱三头肌处于-------状态。
以下是某绿色开花植物的形态结构及生理变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与银杏相比,该植物所特有的生殖现象是 。
(2)图乙中的气孔是由图中的[] 围成。图丙表示同一植物在不同地区由于受降水量影响而导致叶片上气孔数量的差异,则 地区的降水量最大。
(3)一朵花授粉前,对其进行套袋处理,该花依然能结出一个成熟的果实,则该植物花的类型和传粉方式分别为 。若该植物的一个果实内含有多粒种子,说明它的每个子房内有多枚 。
(4)植物根尖分生区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为 ,这些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核内先要进行 。
(5)对比发现,学校实验田中该植物的产量总是比邻近地块的产量低。为寻找原因,同学们将肥力均匀的实验田分成面积相等的四块后进行种植实验。结果如下:
地块 |
甲 |
乙 |
丙 |
丁 |
施肥情况 |
含磷无机盐 |
含氮无机盐 |
含钾无机盐 |
不施肥 |
植物的收获量(千克) |
68.11 |
48.83 |
47.72 |
45.22 |
设计种植实验前,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是 ,
你判断该实验的实验结论应为 。
玉米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遗传研究的良好材料。通常是雌雄同株,顶生雄花序,侧生雌花序。如图11所示,一株由紫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A,与一株由黄色玉米粒发育成的植株B相邻种植,发现A植株玉米穗上的籽粒均为紫色,而B植株玉米穗上籽粒有黄色和紫色两种。已知玉米的紫色和黄色这对相对性状由基因Y和y控制。请分析回答:
(1)如图所示,玉米的花粉既可以落到同一植株的柱头上(如杂交I),也可以落在其他植株的柱头上(如杂交II),玉米的这种传粉方式属于 。自然状态下,玉米的这种传粉需要 作为媒介。
(2)分析可知,植株B上所结紫色籽粒、黄色籽粒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 。
(3)为探究植株A所结紫色玉米粒的基因组成,某同学随机选取了植株上2粒紫色种子单独隔离种植,所结玉米籽粒全为紫色。该同学即判断植株A上所有紫色籽粒的基因组成都是YY。可老师认为他的结论不科学,原因是 。
(4)玉米的高茎对矮茎为显性,某同学在自家的高茎(基因组成为TT)玉米田里,发现了一株矮茎玉米。请完成该同学设计的探究矮茎玉米性状出现原因的实验方案。
方法步骤:
①将矮茎玉米与高茎玉米杂交,获得子一代。
②让子一代个体进行图11中杂交I方式传粉,获得子二代。
可能的结果及相应结论:
①若子二代只出现了高茎一种性状,则矮茎性状是 引起的。
②若子二代出现高、矮两种性状,则矮茎性状是 引起的。
下面是与生殖发育有关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是家蚕的发育过程,它的发育要依次经过 四个时期,而且幼虫与成虫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差异很大,像这样的变态发育过程称为完全变态发育。
(2)乙、丙两图所示结构反应了两种生殖方式,分别是 ;在乙结构中,鸡卵进行胚胎发育的部位是[ ] ;在丙结构中,胎儿发育的场所是[ ] ;胎儿发育成熟后,成熟的胎儿和胎盘从母体的阴道产出,这个过程叫做 。
(3)图丁示青蛙个体发育过程,它的起点是[ ] ,其幼体蝌蚪有尾,用鳃呼吸,只能生活在水中;随着发育的进行,还形成了能与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 ,发育为能上陆生活的成蛙。
2015年3月30日是第20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是中小学生远离交通事故,保障人身安全的重要行为.请据下列图示,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
(1)行人通过人行横道,要按人行横道灯的指示通行.当你在通过人行横道线前,看到人行横道红灯亮时,应该停留在人行横道线前等待.在这一过程中,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光线主要经过[] 的折射,形成物像,刺激[] 上的感光细胞,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视神经传递到 ,形成视觉.
(2)“为救护车让道”是交通文明的基本准则.当你听到远处救护车的鸣笛声时,尽管是绿灯亮也要等到救护车过后再择机行走,这一反射活动属于 。在这一过程中,救护车的“鸣笛声”刺激[] 内的听觉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神经冲动通过听神经传递到大脑皮层的相关中枢形成听觉.
(3)某人在“酒驾”交通事故中受伤,医生用针刺其指尖,此人有感觉但是没有缩手,则受伤部位可能是图二中的 (填代号)。
人体的各器官、系统协调配合,才能使体内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正常进行。下图中甲是心脏结构示意图,乙是人体部分代谢过程模式图,丙是人体尿的形成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甲图中[A]与[B]、[C]与[D]之间防止血液倒流的结构是_____(填数字)。若医务人员将药物注射到病人的上肢静脉中,则药物经过心脏四腔的先后顺序是__________(用字母排序)。
(2)在乙图中进行过程①和②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过程③和④表示的是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我们在对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首先要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和污物,这是为了保持___________的通畅。
(3)在丙图中,正常情况下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进行重吸收是有选择的,程度也不同。重吸收的成分主要有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 等物质。如果某人的尿液中含有较多的血细胞和蛋白质,病变的部位是__________。
(4)肾小球是一个毛细血管球,连接着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检测比较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中所含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量,发现几乎没有变化,这说明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没有发生 ,此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与氧处于结合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