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德尔在豌豆杂交试验中,成功利用“假说一演绎法”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有关分离定律发现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F2出现了3︰1的性状分离比 |
B.假设的核心是:控制某一性状的遗传因子在细胞中成对存在 |
C.根据假设设计并进行测交试验属于演绎推理过程 |
D.做了多组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F2的性状分离比均接近3︰1,以验证其假设 |
将含有两对同源染色体,其DNA分子都已用32P标记的精原细胞,放在只含31P的原料中进行减数分裂。则该细胞所产生的四个精子中,含31P和32P标记的精子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 )
A.50%、50% | B.50%、100% | C.100%、50% | D.100%、100% |
已知一个完全标记上15N的DNA分子含100个碱基对,其中腺嘌呤(A)有40个,在不含15N的培养液中经过n次复制后,不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与含15N的DNA分子总数之比为7∶1,需游离的胞嘧啶(C)为m个,则n、m分别是( )
A.3;900 B.3;420 C.4;420 D.4;900
对甲、乙、丙、丁四种生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
项目 |
甲 |
乙 |
丙 |
丁 |
细胞膜 |
有 |
无 |
有 |
无 |
遗传物质 |
DNA |
RNA |
DNA |
DNA |
是否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 |
否 |
否 |
是 |
否 |
其中最可能表示肺炎双球菌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35S和32P标记T2噬菌体的不同的有机物。下列被标记的部位组合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①③ | C.①④ | D.②④ |
下列关于科学家探究“DNA是遗传物质”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用R型活菌和加热杀死的S型菌分别给小白鼠注射,小鼠均不死亡 |
B.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在子代噬菌体中也有35S标记 |
C.用烟草花叶病毒核心部分感染烟草,可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
D.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后离心,上清液中具有较强的放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