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把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导入到棉花细胞中,在棉花细胞中抗虫基因经过修饰后得以表达。下列叙述的哪一项不是这一技术的理论依据( )
| A.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子 |
| B.基因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 |
| C.苏云金杆菌的抗虫基因与棉花细胞的DNA都是由四种脱氧核苷酸构成的 |
| D.苏云金杆菌与棉花有共同的原始祖先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定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 C.为了验证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孟德尔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 |
|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下列不属于免疫过程的是()
| A.花粉引起过敏反应 |
| B.移植的器官被患者排斥 |
| C.骨髓瘤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 |
| D.病原微生物被体内吞噬细胞吞噬 |
如图表示某肉牛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捕杀肉牛的最佳时期为第20年 |
| B.在第10年时经调查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 |
| C.在10~20年时间内,该种群种内斗争越来越激烈 |
| D.在10~20年时间内,该肉牛的种群数量仍呈上升趋势 |
某生物小组探究果实中不同浓度的乙烯对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乙烯能调节细胞的呼吸速率,从而促进果实发育 |
| B.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值不断增大 |
| C.随着乙烯浓度增大,呼吸峰出现的时间提前 |
| D.乙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呼吸速率 |
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下列现象中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的是()
| A.饮食过咸,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 |
| B.胰岛素受体缺乏,导致血糖水平过高 |
| C.抗原刺激,导致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
| D.环境温度下降,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