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某生物(2n=4)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是1p1m、2p2m,如果1p1m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发生分离,且其他时期均正常,则配子内可能的染色体组合是( )
①1p1m②1p1p③2p④2p2m⑤1p1m2m
A.①③ | B.②④ | C.③⑤ | D.③④ |
古诗: “远芳浸古道,晴翠接荒城”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分别体现了生物学含意是
A.生态系统演替种间竞争植物向光性 |
B.生态系统演替互利共生植物向光性 |
C.生态系统演替互利共生根向水性 |
D.种间竞争生态系统演替植物向光性 |
下表说明两种微生物各自的必要生长因子和各自合成并释放的物质,如果将这两种微生物培养在一起,它们的种间关系很可能是:
生物 |
必需供应的生长因子 |
合成并释放放的物质 |
红色酵母 |
嘧啶 |
噻唑 |
毛霉 |
噻唑 |
嘧啶 |
A.竞争 B.寄生
C.互利共生 D.捕食
初级消费者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
A.被下一营养级同化 |
B.通过呼吸作用消耗 |
C.被第二营养级的其他生物所获得 |
D.通过分解者分解作用释放到环境中去 |
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主要区别是:
A.影响因素不同 | B.起始条件不同 |
C.产生的植物种群不同 | D.产生的生物数量不同 |
下列有关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叙述中,正确的是
A.本实验对酵母菌种群数量统计使用的是样方法。 |
B.本探究实验由于有前后的自身对照,因此可不设置对照实验 |
C.若一个小方格中酵母菌过多,可增加对培养瓶内培养液的稀释倍数 |
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