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为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X的细菌(目的菌)。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出该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有机化合物X主要为目的菌提供 等营养要素。从土壤中富集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时,应选用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配制成10-1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人盛有___ _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并依次配制10 -2~10 -10的梯度稀释液。
(3)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图中②、③过程接种的方法分别为____、 。在倒平板前,应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 。
(4)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 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 。
(5)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____。
(每空2分,共16分)下图是某种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
(1)该图表示的是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判断依据是(至少答两点)。
(2)图中4和11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共有的特点有(至少答两点)。
(3)如果甲图为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则对其的修改有、。
(4)图中所示结构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是(填数字)。这些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结构相似并具有的结构特点,功能上紧密联系。
图一表示的是八月份某一晴天,一昼夜中棉花植株CO2的吸收和释放曲线;图二表示棉花叶肉细胞两种细胞器的四种生理活动状态。则图一中a、b、c、 d最可能依次发生了图二所示的哪项生理活动 ( )
A.(1) (2) (3) (4) | B.(4) (3) (2) (1) |
C.(3) (4) (1) (2) | D.(3) (2) (4) (1) |
现代进化理论是基因学说与自然选择学说的综合。下图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中的一些观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1)写出下列序号所代表的含义:
1 ; 2 ;
4 ;
6 ;
(2)除了基因突变外,导致果蝇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内外因素还有、。
(16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患有甲种遗传病的占1/1600(基因为A、a)。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红绿色盲,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病为红绿色盲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染色体上,为__性遗传病。
(2)Ⅲ-11的基因型为,Ⅲ-11的直系血亲关系有。(填编号)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 __。
(4)若Ⅲ-11与该表现型正常的女子已生育一患甲病的孩子,则再生一个孩子为甲病的几率是。
(5)Ⅱ-5和Ⅱ-6生育一个完全健康孩子的几率是。
请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一组问题:
(1)1883年,德国科学家恩格尔曼利用一种绿藻(这种绿藻具有呈螺旋状的叶绿体)研究光对光合作用的效应。他将该种绿藻放在一张载有细菌悬浮液的玻片上,这些细菌会移往氧浓度高的区域。他观察细菌在不同光照下的分布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
1)描述B情况下细菌的分布情况:。
2)恩格尔曼进行装置C的实验,其目的是:。
3)如果可使用水草、台灯、颜色滤光片及实验室常备的物品设计一个实验装置,定量检测上题所得的结论是否正确,你将收集的数据是。
(2)用某种绿色植物大小相似的叶片,分组进行实验。首先称量实验前的叶片重量,再置于不同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小时,测其重量变化;立刻再光照l小时(光照强度相同),再测其重量变化,得到如下结果。
组别 |
一 |
二 |
三 |
四 |
温度(0C) |
27 |
28 |
29 |
30 |
暗处理后的平均重量变化(mg) |
-1 |
-2 |
-3 |
-4 |
光照后的平均重量变化(mg) |
+3 |
+3 |
+3 |
+2 |
1)暗处理时,随温度升高,叶片重量(增加/减少),其原因是。
2)光照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量最多的是第组叶片。28℃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
为mg。
(3)将一绿色植物放入一个三角瓶中,如下图所示。在瓶中安放一个测定CO2浓度的传感器,将瓶口用橡皮塞塞上。传感器的另一端与计算机连接,以监测一段时间内瓶中CO2浓度的变化。如果用此装置进行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请回答 :
1)在适宜条件下,首先将该装置置于条件下,此时测得的数值表示。
2)再将该装置置于下,此时测得的数值表示。
3)如果右上图为该植物在步骤①、②中测得的实验数据,根据图中数据,该植物在单位时间(min)内光合作用速率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