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为从土壤中筛选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研究人员用化合物X、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出能高效降解化合物X的细菌(目的菌)。下图是从土壤中筛选出该细菌的过程示意图,下表是分离纯化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培养基中的有机化合物X主要为目的菌提供              等营养要素。从土壤中富集能有效降解有机化合物X的细菌时,应选用    (填“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配制成10-1浓度稀释液时,用无菌移液管从富集液的上清液中吸取1mL,移人盛有___    _  mL无菌水的试管中,并依次配制10 -2~10 -10的梯度稀释液。
(3)在分离、纯化过程中,图中②、③过程接种的方法分别为____、    。在倒平板前,应对玻璃器皿和培养基灭菌,灭菌方法是               
(4)分析菌种的分离纯化结果,应选择为     号菌落进行扩大生产,原因是            
(5)实验过程中还需配制空白培养基作为对照,其目的是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利用生物净化原理治理环境污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固定化酶技术运用工业化生产前,需要获得酶的有关参数。如图:曲线①表示某种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曲线②是将该种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酶的热稳定性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与普通酶制剂相比,固定化酶在生产中的优点是
(2)曲线②中,35℃和80℃的数据点是在℃时测得的。通过本实验,你对酶的最适温度的认识是。该种酶固定化后运用于生产,最佳温度范围是
(3)研究发现有甲、乙两种物质能降低该种酶的催化效率,该酶催化的底物浓度变化会改变甲物质对酶的影响,而不会改变乙物质对酶的影响。下图是降低酶活性的两种机制模型,符合甲、乙物质对酶影响的模型分别是

(4)在酶的活性不受抑制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画出加入甲物质时,起始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曲线。

下图是某家系有关甲遗传病(基因为A、a)和乙遗传病(基因为B、b)的遗传系谱,已知系谱中11号个体带有乙病基因。据图分析回答:

(1)甲病的遗传方式可能是(包括染色体和显隐性),乙病的遗传方式是
(2)甲病经临床医学诊断确认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系谱图中相关的证据是
(3)根据医学诊断结果,如果17号个体与一正常男子(其父为乙病患者)结婚,则他们所生后代患乙病的概率是,同时患甲乙两病的概率是;如果他们生了一个只患乙病的孩子,则他们再生一个正常孩子的概率是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3种植物生长素类似物NAA、IAA和IBA对竹柳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相关的实验探究:
选用一年生茁壮、无病虫害的竹柳,取长10cm、粗0.2cm的枝条若干,上端剪口平滑,下端剪口沿30°剪切,并用0.5%的多菌灵进行表面消毒。
将3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都配制成50mg/L、100mg/L和200mg/L三种浓度的溶液。将竹柳插条每10枝一组,下端插入激素溶液60min,重复3次,然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扦插实验。观察并记录插条生根情况,结果如下表所示。

激素种类
NAA
IAA
IBA
激素浓度mg/L
50
100
200
50
100
200
50
100
200
7天生根率%
52
73
63
52
65
63
79
80
72
14天生根率%
63
79
75
54
65
64
84
87
8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插条下端沿一定角度剪切的目的是
(2)该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自变量是。请写出一种上述研究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因变量:
(3)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角度分析,本实验缺少
(4)根据结果数据分析,3种生长素类似物对竹柳生根影响的共同点是;从研究的变量分析,对生根影响率的程度大于

某地建设了以沼气池为核心的生产自净农业生态系统,图1是该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图2是沼气池的结构模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1图2
(1)该生态系统是根据生态系统的原理来设计的。与传统农业生态系统相比,该生态系统能减轻环境污染的原因有(写出两个方面)。
(2)图1中的生产者有。维持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态,的作用最为关键。
(3)图2中进料口下端开口位于沼液层的目的是。独立的沼气池能、不能)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理由是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上午10:00~11:00和下午3:00~4:00分别取洋葱根尖,按常规操作步骤制作了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相,统计分裂期各时期的细胞数量,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时间
上午10:00~11:00时
下午3:00~4:00时
分裂相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装片1
42
36
25
8
26
18
14
8
装片2
36
29
21
7
21
16
12
6
装片3
23
19
21
7
15
13
9
5


(1)观察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时,制作临时装片的操作顺序是。实验结果表明,取材的实验效果比较好;取材的时间不同,对分裂时的细胞数目影响不大。
(2)该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实验取材的最佳时间,请写出实验的主要思路
(3)如果将水培一段时间已经生根的洋葱分成两组,一组放在4℃冰箱中冷藏处理24h,另一组在2%的秋水仙素溶液中处理4h,然后用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有丝分裂。观察和统计染色体数目加倍的最佳时期是,该实验的原理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