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麻茎秆的红色和绿色由A—a、B—b,R—r三对基因共同决定,三对基因与茎秆颜色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基因型为A_B_rr的个体表现为红茎,其余则为绿茎。现有三组纯种亲本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
组别 |
亲本组合 |
F1自交 |
F2 |
甲 |
绿茎×红茎 |
红茎 |
绿茎∶红茎=1∶3 |
乙 |
绿茎×红茎 |
绿茎 |
绿茎∶红茎=13∶3 |
丙 |
绿茎×红茎 |
红茎 |
绿茎∶红茎=7∶9 |
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从________组杂交实验的结果可判断,A—a、B—b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2)甲组绿茎亲本可能的基因型是________或________。在丙组F2代中红茎个体的基因型有________种。
(3)乙组F2中的红茎个体分别自交,后代中出现红茎个体的概率是________。
(4)花青素是一种非蛋白类化合物,由图示可知,其合成过程是在基因的复杂调控下完成的。由此可以看出,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有________。(多选题)
A.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进而控制生物的性状
B.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
C.一种性状可以由多对基因控制
D.基因的表达受到其他基因的调控
E.生物的性状不仅受到基因的控制,还受到环境条件的影响
(每空2分,共16分)下图是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设甲病显性基因为A,隐性基因为a;乙病显性基因为B,隐性基因为b。据查Ⅰ-1体内不含乙病的致病基因。
(1)控制遗传病甲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控制遗传病乙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性基因。
(2)Ⅰ-1的基因型是。
(3)从理论上分析,若Ⅰ-1和Ⅰ-2再生女孩,可能有种基因型。
(4)Ⅱ-7和Ⅱ-8婚配,他们生一个患甲病孩子的几率是。
(5)若Ⅱ-7和Ⅱ-8生了一个同时患两种病的孩子,那么他们再生一个正常男孩的几率是。
(每空1分,共8分)如图甲表示A、B两种植物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改变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将A植物放在不同浓度CO2环境条件下,A植物光合速率受光照强度影响的变化曲线。请分析回答;
(1)在较长时间连续阴雨的环境中,生长受到显著影响的植物是。
(2)图甲中的a点表示。如果以缺镁的完全营养液培养A植物幼苗,则b点的移动方向是。
(3)在c点时,叶绿体中ADP的移动方向是从向方向移动。
(4)e点与d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e点与f点相比较,e点时叶肉细胞中C3的含量(填“高”“低”或“基本一致”)。
(5)当光照强度为g时,比较植物A、B的有机物积累速率M1、M2的大小为M1M2 (填“>”“=”或“<”)。
(每空1分,共7分)下列图A是某基因组成为AaBbdd的雌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时期的染色体和基因示意图(·和。表示着丝点、1表示X染色体),图B是该生物配子形成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数变化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
(1)图A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对,染色体组个。
(2)图A细胞的变化,应发生在图B中的时段。
(3)请写出该动物个体可能产生的配子的基因型。
(4)图C表示该种动物另一个体性染色体简图。图中Ⅰ片段为同源部分,Ⅱ1和Ⅱ2片段为非同源部分。其种群中雌、雄个体均有患病和不患病的个体存在,已知不患病性状受显性基因控制,为伴性遗传。控制该动物的不患病基因不可能位于图中的段。
(5)图D表示该种动物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图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DE段形成的原因是。
(每空1分,共7分)如图表示生物体生命历程中的一系列重大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该图表示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能在下列哪些生物体的生命历程中逐一体现?(填写序号)。
①噬菌体②酵母菌③乳酸菌④变形虫⑤海带⑥蚯蚓⑦玉米⑧山羊
(2)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有积极意义的是(填字母)。若某些细胞发生了癌变,根本原因是细胞中的发生了突变;癌细胞无限增殖过程中直接参与A过程的无膜细胞器是。
(3)在真核类生物的生命历程中,A过程的方式可能有。
(4)D过程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的过程。
(5)B过程是指一个细胞增殖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过程。
甲图为牛胚胎移植示意图,乙图为胚胎发育某时期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牛胚胎移植程序中,②用________处理使供体母牛超数排卵。冲卵的实质是获得_______________。
(2)如果对胚胎进行分割移植时,胚胎应发育到______或________阶段。
(3)乙图中1是________,4是________;将来发育成胎儿各种组织的是[ ]________。
(4)胚胎移植时,早期胚胎从供体中收集的生理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