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何良俊在《四友斋丛说》卷八讲了一个宦官对权势变化的亲身体会。嘉靖年间的一位宦官说:“我辈在顺门上久,见时事几复矣。昔日张先生(内阁大学士中的首辅张璁)进朝,我们多要打个躬。后至夏先生(首辅夏言),我们只平着眼看望。今严先生(首辅严嵩)与我们拱拱手,方始进去。”这则材料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
| A.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
| B.内阁首辅在朝臣中的权威逐渐下降 |
| C.明朝的礼仪制度日益规范 |
| D.明朝宦官权势膨胀 |
中国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常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和苦力(Coolies),其中首推来自本土的儒家民本思想。下列言论属于孔子的是
| A.“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
| 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
| C.“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 D.“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 |
艺术是时代精神和风俗的一定反映。关于下列四幅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中国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 |
| B.《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抨击了俄国的落后和残酷,是标准的现实主义绘画 |
| C.梵高的《向日葵》体现了绘画进行色彩时结合了当时光学研究的成果 |
| D.《格尔尼卡》采用了写实主义和印象主义两大派画技来揭露德国法西斯的罪恶 |
近代有一位思想家主张:“要寻找出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障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并且由于这一结合而使每一个与全体联合的个人又只不过是在服从自己本人,并且仍然像以往一样地自由。”这一观点体现的理论是
| A.阶级斗争说 |
| B.社会契约论 |
| C.三权分立说 |
| D.天赋人权说 |
16世纪后期,文艺复兴逐渐从质朴走向高雅和精致,以优雅流畅的语言、丰富细腻的情感、隽永深刻的哲理,对人文主义思想进行了精彩的概括。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是
| A.霍布斯的《利维坦》 |
| B.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
| C.薄伽丘的《十日谈》 |
| D.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 |
“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一方针出自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
|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C.《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