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2年《申报》报道:“妇人女子原宜深藏闺阁,不令轻见男子之面……乃上海地方妇女之蹀躞街头者不知凡几,途间或遇相识之人,欢然道故,寒暄笑语,视为固然。若行所无事者,甚至茶轩酒肆,杯酒谈心,握手无罚……日甚一日,莫能禁止。”对该报道的理解不确切的是( )
| A.传统道德礼教观念受到冲击 |
| B.近代中国女子逐渐步入社会 |
| C.妇女解放思潮悄然兴起 |
| D.上海社会风气已彻底改变 |
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的问题是 
| A.世界日益联系成不可分割的整体 |
| B.世界经济多极化的趋势形成 |
| C.西欧、日本努力改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 |
| D.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
某一条约有如下文字:“考虑到……一个有正在重新军国主义化的西德参加的西欧联盟这样一个新军事集团,……这样就加深战争的危险……决定缔结本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该条约的签订
| A.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 B.勾画出两极格局的基本轮廓 |
| C.促使社会主义阵营初步形成 | D.标志着美苏“冷战”正式开始 |
柏林墙的正式名称是“反法西斯防卫墙”。肯尼迪曾经评价柏林墙是“世界上第一堵不是用于抵御敌人,而是用来对付自己的百姓的墙。”下列关于柏林墙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二战中修筑柏林墙是为了对付希特勒法西斯
②柏林墙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关系的标志性建筑
③柏林墙切断了东、西柏林之间的联系和自由往来
④1990年柏林墙被拆除,标志雅尔塔体系彻底完结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③④ |
20世纪50~80年代,欧洲共同体形成,日本崛起并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一系列事件表明当时
| A.两极格局已经瓦解 | B.欧洲与美国关系决裂 |
| C.社会主义阵营壮大 | D.两极格局中出现多极化趋势 |
2011年为不结盟运动兴起50周年。下列对不结盟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 A.由英国等国发起 |
| B.不结盟运动的兴起标志着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 |
| C.不结盟运动是一个与美苏相抗衡的军事政治集团 |
| D.它反映了新兴独立国家积极谋求维护国家主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