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元史·桑哥传》载:“桑哥又以总制院所统西番(即吐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元史·百官志》载:“因唐制吐番来朝见於宜政殿之故,更名宣政院。”下列对上述两则史料解读正确的是

A.两则有关宣政院的史料相互矛盾
B.唐代由宣政院负责接待吐番使者
C.元代宣政院管理西藏的军务民政
D.中央政府对西藏的管辖始于唐代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
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应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 B.基本上是纯经济关系,属于雇佣关系
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 D.相当完善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说:“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人怨于下而吏畏于上,
天下相合,杀守劫令而并起。”他得出“有叛人而无叛吏”的认识,是由于()

A.分封制的确立 B.郡县制的确立
C.宗法制的确立 D.三省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这主要是因为

A.小农经济下形成了精耕细作的技术体系
B.小农经济阻碍了封建社会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且占据主导地位
D.小农经济关系到封建政权的安危

徐天麟在《西汉会要》中说:“汉祖龙兴,取周秦之制而兼用之,其亦有意于
矫前世之弊矣。”以下制度的实行印证了这一观点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实行察举制
C.重用待从、秘书等,以削弱相权 D.郡国并行制

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
涉及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