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四川盆地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该地区的地形特点。
(2)分析该地区地形特点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3)图中旱地传统上种植小麦和玉米,拟将其全部调整为果园。你是否赞同?请说明理由。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斯里兰卡素有“印度洋上的珍珠”之称,是世界著名的红茶生产国,红茶以其卓越的品质、纯正的口感闻名于世。结合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斯里兰卡地理位置示意图。

材料二:斯里兰卡对外贸易及国内生产总值统计表。

(1)斯里兰卡地处纬度地区,昼夜长短变化(大/小)。
(2)斯里兰卡适宜种植茶树,反映其土壤环境特点;每年11月至次年2月,季风受山地抬升形成地形雨。
(3)斯里兰卡海拔2200米以下地区,海拔越高越适宜茶树生长,且品质越优,请分析其原因。
(4)在我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请分析我国企业大力投资、建设科伦坡港口的区位原因。
(5)斯里兰卡茶叶生产波动性大,试指出其自然原因及可持续发展策略。

图a为缅甸部分区域示意图,图b为伊洛瓦底江①地的年水位变化图,图c为图a中②③两地的气温和降水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图b简析伊洛瓦底江的水位变化特征,说明①地最高水位年内变化曲线出现双峰形的原因。(3分)
(2)说出②③两地农业生产自然条件中的限制因素及应采取的措施。(4分)
(3)目前正在铺设④地至中国昆明的油气管线。简析④地作为该油气管线起点的区位条件。(3分)

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我国近期城市发展政策内容之一。
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指数主要是依据包括GDP、产业结构、对外贸易、人均收入、文化教育、土地利用等方面从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活力以及经济发展潜力角度衡量的结果。

(1)分析长三角城市群的形成自然条件。
(2)苏州和嘉兴与城市群首位城市上海距离相近,自然条件与农业基础相似,分析近年来两城市经济发展的差异及其成因。
(3)为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建成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世界级城市群,提出可行性建议。

下面上图为“某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示意图”,下图为“G城人口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根据上图归纳出1950~2007年间该地区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
(2)根据上图简述E城发展成为大城市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
(3)根据下图描述2007年与1986年相比,G城人口变化的特点,并简述这种变化趋势可能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10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布的《2012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指出,当前,我国的城镇人口比重超过50%,流动人口规模达到历史新高。2011年,我国流动人口总量已接近2.3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7%。
材料二 2010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地区构成情况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出地区构成 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迁入地区构成
材料三 2010年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

材料四 2010年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

(1)结合材料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3分)
(2)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3分)
(3)目前我国处于城市化过程的哪个阶段,该阶段容易产生的城市化问题有哪些。(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