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干预强烈的地方,在城市地域中,人类改变了自然环境面貌,影响了城市气候,引发了影响人类生存的城市环境问题。下图为“某市区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和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空气污染的空间分布形态图”,分析该城市主要空气污染来源位于:

A.Ⅰ B.Ⅱ C.Ⅲ D.Ⅳ

观察该市4月份气温垂直分布图,判断甲、乙、丙、丁四图中最有利于该市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大气的受热过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我国甲乙两城市连续三天的日出日落时间表(北京时间),完成下列各题。

判断表中的X最可能是:

A.3 B.6 C.9 D.12

甲城市位于乙城市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图为北半球某一段纬线的同一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该纬线上的甲点(60°E)为最大值,乙点(120°W)为最小值,丙在甲乙间的中央经线上。完成下面问题。

此时处于白昼的地点是
①南极昆仑站②法兰克福③雅加达④新西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图示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三地正午太阳高度,甲地最大
B.此时在乙处的观察者所见太阳位于其正北
C.此时该纬线上与丙点太阳高度相同的另一地点是摩尔曼斯克
D.此日太阳直射点位于20°N,所以该日甲地东北日出,西北日落

阅读不同社会阶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据此完成下题。

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

A.①智力资源②矿产资源 B.①空间资源③矿产资源
C.②空间资源③智力资源 D.②矿产资源③智力资源

中国封建社会以农业经济为主,唐诗中就有“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 据此完成下题。下列述评,正确的是
①江南立体农业的生产景观②农民夜晚耕作,农民生产积极性高
③暂时缓和一些农民缺少土地的矛盾④对自然生态平衡产生了不利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③④ D.①③④

读某大城市居民出行时间分布比例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人员出行与图中曲线最相符的城市功能区是

A.商业区 B.工业区 C.住宅区 D.旅游区

与2000年相比,2012年甲时段出行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人口增加 B.道路系统先进
C.出行方式改变 D.出行距离增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