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流向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调查初级消费者中的某一个种群,若初次捕获60只已经标记,再次捕获20只中有标记的4只,且每只个体平均体重4kg,则生产者最少应有6000kg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 |
B.初级消费者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属于Z1 |
C.Z1、Z2、Z3、……过程表示呼吸作用排出二氧化碳 |
D.当该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时,X3过程的能量值约为X1过程的能量值的0.1%—0.4% |
种植基因型为AA和Aa的豌豆,两者数量之比是1∶3。自然状态下(假设结实率相同),其子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数量之比为( )
A.7∶6∶3 B.5∶2∶1 C.3∶2∶1 D.1∶2∶1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孟德尔利用该方法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下列对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孟德尔在豌豆纯合亲本杂交和F1自交遗传实验基础上提出研究问题 |
B.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C.孟德尔为了验证所作出的假设是否正确,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 |
D.孟德尔发现的遗传规律能够解释所有有性生殖生物的遗传现象 |
某一双链DNA分子含有800个碱基对,其中含A 600个。该DNA分子连续复制了数次后,消耗环境中含G的脱氧核苷酸6200个,则该DNA分子已经复制了( )
A.4次 | B.5次 | C.6次 | D.7次 |
下列有关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在复制过程中若发生差错,一定会改变生物的性状 |
B.DNA的复制过程是先解旋后复制 |
C.DNA的复制通常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 |
D.DNA复制过程需要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 |
下列有关DNA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相关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S型细菌DNA和R型细菌的培养基中,一段时间后只存在表面光滑的菌落 |
B.格里菲斯的实验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
C.艾弗里和赫尔希、蔡斯都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 |
D.艾弗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