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有甲乙丙三个图,甲图示骨髓细胞有丝分裂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乙丙图示性腺细胞分裂的两个时期的结构模式图,a、b表示染色体片段。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骨髓细胞的细胞周期是            小时;据图甲判断正确的是             
A.染色体数量倍增发生在Ⅰ段              
B.Ⅱ段无mRNA的合成
C.Ⅱ段可观察到高度螺旋化的染色体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于Ⅲ段
(2)在一个细胞周期中,最可能发生在同一时期的是
A.着丝点的分裂和细胞质的分裂            
B.细胞板的出现和核膜核仁的再现
C.染色体数加倍和染色单体形成            
D.染色体复制和中心粒倍增
(3)下列关于图乙丙两图叙述错误的是           。(多选)
A.图乙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期没有遗传物质的复制
B.两图说明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
C.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分离可发生在两图所处的分裂时期
D.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卵原细胞,且图丙是卵细胞,则图乙是次级卵母细胞
(4)将DNA分子双链用3H标记的肝细胞(2n=8)移入普通培养液(不含放射性元素)中,再让细胞连续进行有丝分裂。根据如图所示判断在普通培养液中的第三次有丝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的标记情况依次是       

A.8个b
B.4个a  4个b
C.4个b,4个c
D.b+c=8个,但b和c数目不确定

科目 生物   题型 多选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胚胎移植的生理学基础包括

A.同期发情处理后,供体和受体生殖器官的生理状态是相同的
B.胚胎形成后,一段时间内不会与母体子宫建立生理上的联系
C.受体子宫对外来胚胎基本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
D.受体子宫与外来胚胎可建立生理上的联系

下表有关“DNA粗提取和鉴定”的相关操作中所选取的试剂,正确的是


相关操作
选取的试剂
A
破碎鸡血细胞
蒸馏水
B
溶解核内DNA
2mol/LNaCl溶液
C
提取杂质较少的DNA
冷却的95%的酒精
D
DNA的鉴定
双缩脲试剂

某同学用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进行大肠杆菌纯化培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胨可为大肠杆菌生长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营养
B.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需经高压蒸汽灭菌后调节pH
C.倒平板操作中,待平板冷却凝固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
D.大肠杆菌纯化培养可以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

Ⅰ.一种长尾小鹦鹉的羽毛颜色有绿色、蓝色、黄色和白色四种,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已知只有显性基因B时羽毛为蓝色,只有显性基因Y时羽毛为黄色,当显性基因B和Y同时存在时羽毛为绿色,当显性基因B和Y都不存在时,羽毛为白色。现有甲、乙、丙、丁四只小鹦鹉,甲、乙、丙均为绿色,丁为黄色,其中甲、乙为雄性,丙、丁为雌性。现将雌雄鹦鹉进行杂交,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分析并回答:

杂交组合
P
F1表现型及比例

甲×丙
绿色∶黄色=3∶1

乙×丙
全为绿色

甲×丁
绿色∶蓝色∶黄色∶白色=3∶1∶3∶1

乙×丁
绿色∶蓝色=3∶1

(1)控制小鹦鹉羽毛颜色的两对基因的遗传 (填“符合”或“不符合”)自由组合规律。
(2)杂交组合三中F1能稳定遗传的占 ,该组合中F1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为 。杂交组合二中F1绿色小鹦鹉的基因型有 种,其中不同于亲本基因型的概率为
(3)若利用一次杂交实验就能判断出杂交组合一的F1黄色小鹦鹉的基因型,则应选择组合三中F1白色异性小鹦鹉与该黄色小鹦鹉交配,若子代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纯合子;若子代 ,则该黄色小鹦鹉为杂合子。
Ⅱ.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正常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子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子雌蝇进行测交实验,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暗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上述的重复实验中,有6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 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显微镜观察切片,统计 的比例,并比较 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如图为某生态农场生产流程示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经过多级利用,实现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良性循环
B.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每一生产环节都获得产品,提高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C.当蚯蚓利用食用菌杂屑并将其同化为自身的有机物时,能量就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由于食物链延长,能量逐级损耗,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降低
D.由于生产环节的增多,最终也增加了废物和污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