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动能定理的实验,实验时测得小车的质量为m,木板的倾角为θ.实验过程中,选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纸带,用直尺测得各点与A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已知打点计时器打点的周期为T,重力加速度为g,小车与斜面间摩擦可忽略不计.
若取BD段研究小车的动能变化,求动能的变化正确的表达式是
A.mg(d3-d1)sin θ | B.mg(d3-d1) |
C.![]() ![]() |
D.md4(d4-2d2)/8T2 |
点电荷A和B,分别带正电和负电,电量分别为-4Q和Q,在AB连线上,如图所示,电场强度为零的地方在()
A.A和B之间 | B.A右侧 |
C.B左侧 | D.A的右侧及B的左侧 |
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用不可伸长的细线连结,置于场强为E的匀强电场中,小球1和小球2均带正电,电量分别为q1和q2(q1>q2)。将细线拉直并使之与电场方向平行,如图所示。若将两小球同时从静止状态释放,则释放后细线中的张力T为(不计重力及两小球间的库仑力)()
A.![]() |
B.![]() |
C.![]() |
D.![]() |
如图所示的匀强电场E的区域内,由A、B、C、D、A'、B'、C'、D'作为顶点构成一正方体空间,电场方向与面ABCD垂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D两点间电势差UAD与A A'两点间电势差UAA'相等 |
B.带正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动能减小 |
C.带负电的粒子从A点沿路径A→D→D'移到D'点,电势能减小 |
D.带电的粒子从A点移到C'点,沿对角线A C'与沿路径A→B→B'→C'电场力做功相同 |
在点电荷 Q形成的电场中有一点A,当一个-q的检验电荷从电场的无限远处被移到电场中的A点时,电场力做的功为W,则检验电荷在A点的电势能及电场中A点的电势分别为:()
A.![]() |
B.![]() |
C.![]() |
D.![]() |
对公式E=Uab/d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公式适用于计算任何电场中a、b两点间的电势差 |
B.a点和b点间距离越大,则这两点的电势差越大 |
C.匀强电场中a、b两点沿电场线的距离越大,则电场强度越小 |
D.公式中的d是匀强电场中a、b所在的两等势面之间的距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