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各国各地文明形态千差万别,文明交流互鉴不应以独尊某一种文明或者贬损某一种文明为前提。这对文化交流与发展的启示是( )
①求同存异,避免不同文化的分歧
②理解个性,呈现多元共生的局面
③平等交流,维护人类文化的生态平衡
④相互借鉴,辩证分析不同文化的优劣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政府机构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这说明( )
A.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 | B.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 |
C.生产力一定要适合生产关系状况 | D.经济基础一定要适合上层建筑状况 |
2010年7月3日新浪网讯:“最具幸福感的城市”调查报告公布半年后,新浪、大众网等一些网络媒体又进行了跟踪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报告的公布,促进了城市的文明建设,提升了城市品味。这说明( )
A.社会存在决定于社会意识 | B.城市文明建设要突出地方特色 |
C.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D.社会意识促进社会存在的发展 |
2010年8月3日网易新闻网报道:2010年春夏季中国报纸十大流行语近日公布。综合类十大流行语是:地震、上海世博会、低碳、房价调控、南非世界杯、维和警察、债务危机、校园安全、十二五规划、墨西哥湾漏油事件。客观地说,这十大流行语,都是上半年与民众息息相关的社会生活大事的一些精华和“浓缩”,或是世俗生活的一些主流现象。这表明( )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 B.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反作用 |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 D.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是同步的 |
1978年12月,小岗村18户农民签订了“分田到户”的“秘密协议”,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这说明( )
A.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 B.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 |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 D.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
漫画的寓意是()
A.权力是一把双刃剑 |
B.监督就是以权力制约权力 |
C.我国行政权力缺乏外部监督 |
D.缺乏监督的权力可能滋生腐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