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是一个公共政策决策过程,它反映了在中国特有的政治体系内所发生的一系列政治行为或过程,不同的机构和参与者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一个逐步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的过程。这说明(  )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②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是有机统一的
③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积极履行国家权力机关的职能
④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坚持民主执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下列体现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语句是
①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
②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庸》
④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论衡》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②③

针对目前台湾使用繁体字,大陆使用简体字的现状,第五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达成协议,两岸民间合编一本“中华大辞典”,把所有的字词、语汇都作一个比较陈列,以求两岸交流时有更多互动的基础。繁体、简体字都是汉字体系文字,都根植于中华文化传统,都是传承、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这说明()
①不同的文化具有不同地域特性②两岸人民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汉字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和根本④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民族延续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随着现代化进程,城市化步伐的加快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大批风情独特的古村落、民居、和文化遗址已经遭到破坏、部分民间传统文化化为乌有,为此必须()

A.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 B.敢于否定一切传统
C.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的关系 D.在否定中发展,在抛弃中创新

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民族的自信心与自尊心。而民族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其思想基础,即对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这说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B.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
C.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同时又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D.传统文化对社会和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009年9月7日,第二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孔子故里曲阜举行。儒学仁、义、礼、智、信的道德标准和儒家文化传统被西方世界称颂并吸收利用,现在已经超越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儒学现在已经超越了国界,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从文化角度看,儒学能从中国走向世界说明()
①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②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③它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④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