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2014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为7.4%,这个增长速度较之2011年的9.3%,2012年的7.8%,2013年的7.7%,呈现出下滑态势。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
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
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
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
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美国华尔街爆发的金融危机如同海啸一般,迅速波及全球。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没有一个国家可以成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绝缘体。这体现了( )
| A.生产全球化 | B.贸易全球化 |
| C.资本全球化 | D.技术全球化 |
下列对经济全球化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
| B.经济全球化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凭借自己的经济实力来控制世界经济的行为 |
| C.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在全球范围内已完全实现了经济融合 |
| D.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不受任何限制,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促进经济发展的趋势 |
下列关于哲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
②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③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④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都需要智慧,学习哲学可以使人们拥有智慧。哲学的智慧产生于( )
| A.人类的头脑 | B.人类的意识 | C.人类的生理状况 | D.人类的实践活动 |
互联网改变着世界,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上阅读报刊、购物,并能在网上和远隔千里之外的网友就一些问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这说明( )
| A.世界上的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
| B.人们可以任意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
| C.人们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
| D.事物的联系复杂多样,人们无法具体把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