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国民生产总值的各种所有制经济所占比重如下表所示:
年份 |
国有经济 |
集体经济 |
个体经济 |
私营经济 |
其他经济 |
2003年 |
51% |
33% |
12% |
4% |
0 |
2014年 |
24% |
35% |
14% |
16% |
11% |
这表明该地
A.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受到挑战
B.国有经济的控制力逐渐减弱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地位平等
不同民族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有着不同的特点,文化具有多样性。人们常说,法国人浪漫,德国人严谨。这种差别的形成是由各民族的( )
A.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 | B.遗传因素决定的 |
C.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的 | D.自然、社会环境等因素综合决定的 |
“信天游”,又称“顺天游”、“小曲子”,流行于陕西北半部及宁夏、山西、内蒙古与陕西接壤的部分地区。以往,由于交通不方便,这里的生产、经贸全靠驴、骡驮运,当地把从事此种劳动的人称作“脚户”、“脚夫”、“赶脚的”。“脚户”长期行走在寂寞的山川沟壑间,便顺乎自然地以唱歌自娱。他们所唱的主要就是“信天游”。他们既是传播者,又是创造者。在传唱中,他们免不了矢口寄兴的随意创作,在创作了之后,又不断地传播出去。这表明( )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 B.文化作品直接产生于底层老百姓 |
C.只有直接产生于底层的艺术才有持久的魅力 | |
D.文学艺术的创作是随意的、没有规律可循的 |
每年在庄稼黄熟、准备开镰之前,藏族农民总是身着节日服装,手捧预示五谷丰登的“切玛”(五谷斗)和青稞酒,来到农田载歌载舞,欢庆—年一度预祝丰收的“望果节”,这在全国其他地方是很少见到的。这说明( )
A.必须在全国各地发展先进文化 | 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生活 |
C.文化只有地域之别,没有先进与落后之分 | D.文化与政治是相互交融的 |
穿梭在都市的大街小巷,打量着身边来往的人与物,享受着都市的文明生活,这身边的一切,都是一种潜在的文化。这说明( )
A.文化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 B.文化与世界相伴而行,是自然形成的 |
C.文化与文明是同一的 | D.文化是一种潜在的精神生活 |
面对美国“薯片(麦当劳)”、“芯片(电脑)”、“大片(电影)”这“三片齐下”的文化战略,我们的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处于“失声”状态。为此,我们应该
A.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文化软实力 |
B.坚持“文化搭台与经济唱戏”相结合 |
C.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作为重要的战略任务 |
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