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 |
解 释 |
A、H2O2可杀菌消毒,而H2O不能 |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
B、温度计中的水银(汞)热胀冷缩 |
原子的大小发生改变 |
C、气体易被压缩 |
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很大 |
D、花香四溢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下列各组物质进行分离提纯的步骤,与粗盐提纯(只除去不溶性杂质)的三个实验步骤相同的是( )
A.从空气中分离出氧气 |
B.从医用酒精中提纯酒精 |
C.从草木灰中提取碳酸钾(不考虑其他可溶性杂质) |
D.从双氧水制氧气的废液中回收二氧化锰 |
溶液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5 g NaCl完全溶解于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 |
B.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一定增大 |
C.饱和硝酸钾溶液析出晶体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
D.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下列关于海水晒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结晶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大于海水中氯化钠质量分数 |
B.由于水分蒸发,蒸发池中氯化钠质量分数逐渐增大到一定数值 |
C.母液是NaCl的饱和溶液,也是所含杂质MgCl2、CaCl2的饱和溶液 |
D.气温高、湿度低、风力大、雨量少、阳光充足有利于海水“晒盐” |
固体物质W在水、乙醇两种溶剂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物质W能溶解在水和乙醇中 |
B.t1℃时,物质W在水中的溶解度为m g |
C.t2℃时,物质W在水中与在乙醇中的溶解度相同 |
D.将t1℃时物质W的饱和水溶液升温至t2℃有晶体析出 |
以下是KCl的部分溶解度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温度/℃ |
0 |
20 |
40 |
60 |
溶解度/g |
27.6 |
34.0 |
40.0 |
45.5 |
A.KCl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其他物质
B.20 ℃时,100 g饱和KCl溶液中含KCl 34.0 g
C.20 ℃时,K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小于40 ℃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60 ℃时将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KCl溶液降温至40 ℃时,有晶体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