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23)下列4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  |  |  |  | 
| 加热高锰酸钾固体至质量不再减轻 | 向pH=1的硫酸溶液中逐滴加入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 | 某温度下,向一定量的水中持续加入食盐并不断搅拌 | 通过实验绘制得到的溶解度曲线 | 
(通州22)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表示碳原子,“
 ”表示碳原子,“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氢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氧原子,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 B.该反应中共有六种分子 | 
| C.生成物的质量比11:9 | D.参加反应的三种分子的个数比为1:1:1 | 
(通州21)21.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
| A.白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 | 
|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 
| C.将白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 | 
| D.试管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 | 
(丰台25)一定质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溶液中钠离子和水分子的个数比为
| A.1﹕71 | B.2﹕71 | C.1﹕79 | D.2﹕79 | 
(丰台24)右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把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 A.a >b >c | B.c >b >a | 
| C.b >a =c | D.b >a >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