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古代利用明矾的溶液的酸性清除铜镜表面的铜锈
B.SO2可以用来漂白纸浆、毛、丝、草帽辫、增白食品等
C.14C可用于文物年代的鉴定,14C与12C互为同位素
D.喝补铁剂时,加服维生素C效果更好,原因是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CO2, H2O2
Na2O2,NH4+
(2)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物质的形成过程:
H2S
CaF2

在一定温度下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当下列哪些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下述反应:A(s)+2B(g)⇋ C(g)+D(g)已达到平衡状态( )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 ③各气体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 ④气体的总物质的量⑤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A.②③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下列四个数据是不同条件下测出的合成氨的反应的速率,其中最慢的是()

A.v(NH3)="0.15" mol/L·min B.v(H2)="0.1" mol/L·min
C.v(N2)="0.1" mol/L·min D.v(N2)="0.002" mol/L·s

将 4 mol 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 + B(g) ⇋2C(g)若经 2 s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 mol/L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 A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 · s)②用物质 B 表示的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 · s)③ 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70 %④ 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 mol/L 其中正确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用两根铂丝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再分别向两极通入甲烷气体和氧气,可形成原电池——燃料电池,该电池放电时发生的反应为CH4+2KOH+2O2===K2CO3+3H2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甲烷的一极为负极,通氧气的一极为正极
B.放电时,通入O2一极附近溶液的pH升高
C.放电一段时间后,KOH的物质的量不发生变化
D.通甲烷极的电极反应式是:CH4+10OH-8e===CO32+7H2O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