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读卖新闻》报道,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正在开发一项使用镍催化剂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的新技术。实验室模拟该过程的反应如下:CO2(g)+4H2(g)CH4(g)+2H2O(g),向一个固定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2和H2,在300℃下发生上述反应,10min后达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分别为:CO2 0.2 mol•L-1,H2 0.8 mol·L-1,CH4 0.8 mol•L-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反应速率υ(H2)=0.16mol•L-1•min-1
B.容器体积扩大为4L,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向体系中再充入1molH2,CO2的转化率增大
D.此条件下该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数值K=25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已知pH=1的某溶液中存在较多的Ba2+、NO3,则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组是()

A.Fe3+、F、Cl B.Mg2+、SO42-、Br-
C.Mg2+、Cl、Fe2+ D.Na+、NH4+、Cu2+

已知在酸性溶液中,下列物质与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还原产物对应为:
MnO4→Mn2+,Cl2→Cl;Fe3+→Fe2+;HNO2→NO。如果将等物质的量的KI氧化成I2,所用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四种溶液中体积最少的是()

A.Cl2 B.Fe3+ C.HNO3 D.MnO4

不断升高温度,可实现“雪花→水→水蒸气→氧气和氢气”的变化。在变化的各阶段被破坏的粒子间的主要作用力依次是()

A.氢键;分子间作用力;非极性键 B.氢键;氢键;极性键
C.氢键;极性键;极性键 D.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非极性键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其分子比氯化氢更稳定
B.由碳、氮原子形成的化合物比金刚石硬,其主要原因是碳氮键比碳碳键更短
C.S8和NO2都是共价化合物,NH4Cl和CaC2都是离子化合物
D.若ⅡA某元素的原子序数为m,则同周期ⅢA元素的原子序数有可能为m+10

在50 mL FeCl3和CuCl2的混合溶液中,FeCl3和CuCl2的浓度均为1 mol/L,在混合溶液中加入100 mL 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则该NaOH溶液的浓度为()

A.0.5mol/L B.1mol/L C.1.25mol/L D.2.5mol/L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