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8种物质:①乙烷、②乙烯、③乙炔、④苯、⑤甲苯、⑥溴乙烷、⑦聚乙烯、⑧丁二烯,其中既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也不能与溴水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①②③⑤ | B.④⑥⑦⑧ | C.①④⑥⑦ | D.②③⑤⑧ |
下列各项中,理由、结论及因果关系均正确的是
选项 |
理由 |
结论 |
A |
键能:N≡N>Cl-Cl |
单质沸点:N2>Cl2 |
B |
分子中可电离的H+个数:H2SO4>CH3COOH |
酸性:H2SO4>CH3COOH |
C |
元素的金属性:K>Na |
碱性:KOH>NaOH |
D |
氧化性:Fe3+>Cu2+ |
还原性:Fe2+>Cu |
如下图所示,其中甲池的总反应式2CH3OH+3O2+4KOH=2K2CO3+6H2O,下列说法正确是
A.甲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乙、丙池是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装置 |
B.甲池通入CH3OH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6e-+2H2O=CO32-+8H+ |
C.甲池中消耗280 mL(标准状况下)O2,此时丙池中理论上最多产生1.45 g固体 |
D.反应一段时间后,向乙池中加入一定量Cu(OH)2固体能使CuSO4溶液恢复原浓度 |
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甲基(-14C1H3)所含的中子数和电子数分别为8NA、10NA |
B.标准状况下,11.2L氯仿中含有C-Cl键的数目为1.5NA |
C.标准状况下,2.24L Cl2全部被NaOH溶液吸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
D.常温下,4.4 g CO2和N2O混合物中所含有的原子数约为0.3 NA |
已知化学反应A2(g)+B2(g)===2AB(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
B.该反应热ΔH=+(a-b) kJ·mol-1 |
C.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
X、Y、Z是三种常见元素的单质,甲乙是两种常见的化合物,这些单质和化合物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Y、Z都是非金属单质 |
B.X、Y、Z中至少有一种是金属单质 |
C.如果X、Y都为非金属单质,则Z必为金属单质 |
D.如果X、Y都为金属单质,则Z必为非金属单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