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下图中一系列实验,并解答相关问题
(1)图(a)、(b)分别是两种固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①图(a)所对应的固体属于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②图(b)是冰的熔化图像,处于冰水混合状态的是图中 段;
③已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小,图(b)中C点对应冰刚好完全熔化,若此后继续加热一会儿,则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是 段。
(2)物理实验小组用如图(c)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④由表格可知,本次实验应选用测温物质为 的温度计;
测温物质 |
凝固点/ |
沸点/ |
水银 |
﹣39 |
357 |
酒精 |
﹣117 |
78 |
⑤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d)所示,图中 (选填“甲”或“乙”)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⑥如图(e)中a、b是两个实验小组分别绘制的沸腾图象,由图象可知实验中他们所用水的 不同。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某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他们找出可能的原因。(写出2个可能原因)
(2)有2个实验小组分别进行了4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下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写出2个结论)
第一小组 |
第二小组 |
|||||||
1 |
2 |
3 |
4 |
1 |
2 |
3 |
4 |
|
凸透镜焦距/cm |
14 |
14 |
14 |
14 |
16 |
16 |
16 |
16 |
物距/cm |
40 |
30 |
20 |
12 |
40 |
30 |
20 |
12 |
像距/cm |
22 |
26 |
47 |
27 |
34 |
80 |
||
像的正、倒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倒立 |
倒立 |
倒立 |
正立 |
像的大、小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缩小 |
较小 |
放大![]() |
放大 |
像的虚、实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实像 |
实像 |
实像 |
虚像 |
(3)凸透镜的折光能力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就此问题作出猜想并通过分析表中数据说明理由。
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某个实验小组得到下列的实验记录表格:
时间/min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温度/℃ |
……90 |
91 |
92 |
93 |
93 |
90 |
93 |
93 |
93 |
93 |
(1)从数据看,第_____min的数据有明显错误,这个数据偏_____(填“高”或“低”)。
(2)从记录的数据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此时水的沸点为_____℃。停止加热后,水将______(填“能”或“不能”)继续沸腾。
(3)图13所示的是甲、乙两杯水被加热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其中_____可能是水沸腾时的情形。
(1)画出图11中入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2)某电路中有一个封闭的电路盒(图12),面板上有A、B、C三个接线柱及灯泡、电铃各一个。为了探究盒内电路结构,小明做了多次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表(图12的右边)。根据实验情况,请你在答题卷上的虚线框内画出电路盒内的电路图。电铃的元件符号是:
如图8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1)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是。
(2)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相同。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若物体不是做匀速运动,而是做加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摩擦力;若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读数摩擦力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
(4)实验时,小明先在竖直方向上对弹簧测力计调零,然后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测出的摩擦力实际摩擦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实际操作时,手拉着弹簧测力计做匀速直线运动是比较难做到的,因而测力计的读数不一定等于
摩擦力的大小。请你提出一个改进的方法,确保测力计的读数等于摩擦力的大小。
你的做法(画图或文字说明):。
某班同学用皮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时,四位记时员记录了小明同学跑步通过10m、20m、30m、40m处的时间并列于下表:
路程/m |
10 |
20 |
30 |
40 |
时间/s |
3.2 |
5.3 |
6.8 |
9.2 |
根据数据,计算出小明同学下列跑步的平均速度: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
(2)从10m处到3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
(3)从3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是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