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生物学实验操作能达到较理想实验效果的是( )
A.探究温度影响酶的活性实验中,可选择H2O2作为底物 |
B.用光学显微镜观察染色较深的玻片标本时,可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
C.水浴加热条件下,蔗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生成砖红色沉淀 |
D.鉴定组织样液是否含有蛋白质,应先后加入等量的双缩脲试剂A液和B液 |
如图,甲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正常培养中,某时刻所测得的不同DNA含量的细胞在整个细胞群体中的分布情况。当向该培养液中加入某种化合物并连续培养几小时后,分布情况如图乙所示,则该化合物所起的作用是
A.促进DNA散乱分布于纺锤体中央 |
B.促进着丝点分裂 |
C.抑制DNA复制 |
D.抑制细胞质分裂 |
右图所示生物体部分代谢过程。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过程②需要的酶均存在于线粒体内 |
B.能进行过程③的生物无核糖体,属于生产者 |
C.酵母菌能够同时进行过程②和过程④ |
D.过程①只能在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中进行 |
保证两个子细胞中染色体形态和数目与母细胞完全相同的机制是
A.染色体的复制 | B.着丝点的分裂 | C.纺锤丝的牵引 | D.以上三项均起作用 |
关于无丝分裂最主要特征,正确的是
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 | B.分裂过程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 |
C.分裂时细胞核先延长缢裂 | D.分裂时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 |
与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分裂有关的结构及其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
B.高尔基体:参与形成细胞板及细胞壁 |
C.线粒体:为各种物质的合成及染色体的移动提供能量 |
D.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保持了亲子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