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独秀指出“要帝制不再发生,民主共和可以安稳……非先将国民脑子里所有反对共和的旧思想,一一洗刷干净不可。”由此可见,陈独秀认为“民主共和可以安稳”的前提条件是( )
A.推翻袁世凯统治 | B.反对尊孔读经 |
C.进行思想文化革命 | D.发展民族工业 |
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基本路线思想的肯定和发展。这里的发展主要体现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
C.规定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战略部署 | D.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
“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对这段话的理解,正确的有①表明邓小平理论初步形成②最早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提出③是十二大的指导思想④成为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后的所有制形式较新民主主义时期增多了几种,其产生的根源是
A.三大改造完成后建立的公有制 | B.城市全而推行经济体制改革 |
C.我国实行的对外开放政策 | D.家庭联产承包生产责任制的实行 |
安徽凤阳县,在“文化大革命”时,每人每天口粮不够吃。有人编了一段凤阳花鼓词:“凤阳地多不打粮,磙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然而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1980年产粮5.02亿公斤,1981年产粮6.70亿公斤,1982年产粮7.15亿公斤。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这种责任制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 | B.这种责任制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
C.这种责任制是我国建立现代农业最好的组织形式 | D.只要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没有实现不了的计划和设想 |
农村由人民公社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①土地所有制形式②经营管理的方法③生产经营的权利④产品分配的权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