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 )
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
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强有力的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
孙中山认为实现民生主义目标的主要途径是
| A.民族革命 | B.政治革命 | C.社会革命 | D.国民革命 |
据不完全统计,到辛亥革命爆发前,全国已成立的城市自治公所超过850个,镇自治公所超过530个,乡自治公所在1970个以上。据此可以推论出此时期
| A.政府建立了民主制度 | B.《临时约法》初见成效 |
| C.出现了一定规模的民主实践活动 | D.“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初现 |
反对建立电话电报事业的理由之一是“中国人架设电线就是不孝,不孝必然不忠,架设电线必然导致不忠不孝,罪莫大焉!”持此观点的应是
| A.洋务人士 | B.顽固势力 | C.维新人士 | D.革命党人 |
19世纪50、60年代,大批难民涌入上海,其原因主要是
| A.开放口岸的吸引力 | B.躲避第二次鸦片战争战乱 |
| C.躲避太平天国与清军战乱 | D.洋务企业吸引 |
下列观点中,值得商榷的是
| A.林则徐被誉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
| B.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开始变动 |
| C.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 |
| D.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进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