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启讨伐有扈氏时说自己是“恭行天罚”,对部下们则说:“用命,赏于祖;不用命,戮于社”;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盘庚迁都时对众人说:“天其永我命于兹新邑”;周武王伐纣时也曾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以上材料不能说明( )
| A.统治者使用武力不断强化中央集权 |
| B.统治者借神抬高自己权威 |
| C.统治者迫令和诱使诸侯按王的意志办事 |
| D.神权是由政权控制的 |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
| A.老子 孔子 韩非子 | B.墨子 孔子 老子 |
| C.孔子 韩非子 墨子 | D.孔子 韩非子 老子 |
《论语·先进》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论语·术而》曰:“子不语怪、力、乱、神。”上述思想蕴含的主张是( )
| A.以民为本 | B.关注民生 | C.人性向善 | D.关注现实 |
下面的示意图形象地反映了( )
| A.君主专制的演化 | B.商品经济的发展 |
| C.儒家思想的发展 | D.传统科技的兴衰 |
马克思说:“俄国不花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文中的“好处”是指俄国( )
| A.得到大量战争赔款 | B.取得许多通商口岸 |
| C.在中国内地开设工厂 | D.割占中国大量领土 |
马克思称第二次鸦片战争是“海盗式”的扩张,以下各项最能说明这一点
| A.武力侵略 |
| B.迫使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 |
| C.洗劫并火烧圆明园 |
| D.增开了通商口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