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是允许社会流动的,具有较强的调节社会矛盾、特别是土地权和货币权的矛盾的社会机制。地主、商人和高利贷者是中国封建社会中的三个主要剥削集团,官僚则是他们政治上的代理人。在中国形成了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和官僚的“四位一体”,维护封建制度成为它们共同的根本利益。材料主旨是( )
A.允许社会流动具有积极作用 |
B.中国封建社会矛盾尖锐 |
C.统治阶层根本利益具有一致性 |
D.中国封建制度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
“董仲舒是有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因循守旧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谕等著《中华文化史》)这一观点()
A.肯定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 B.肯定董仲舒的“独尊儒术”主张 |
C.否定董仲舒的“大一统”学说 | D.否定董仲舒的“三纲五常”学说 |
有人认为“中国内部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故只要有各国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就无论如何不能妥协,所有妥协都是暂时的。”这种观点正确吗?试以1916年—1930年中国近代史的有关史实加以说明。
1949年艾奇逊致杜鲁门的信中说:“在不久的过去,外国之企图控制中国……我们的援助与鼓励,曾帮助他们抵抗。但是这一次,外国的控制遮掩在一个广大而热烈的运动的外表后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援助一直无效。”这里他①承认美国控制中国的企图②表明美国扶蒋反共反苏的立场③要求加大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力度④主张维护美国在华利益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
A.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 B.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 |
C.帮助蒋介石建立独裁统治 | D.巩固美国在华侵略权益 |
蒋介石集团与汪伪政权之间的矛盾,实质上反映的是
A.抗战派与投降派之间的矛盾 | B.英美与日本争夺中国的矛盾 |
C.爱国者与汉奸之间的矛盾 | D.国民党内部争夺中国的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