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跟据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1: 5 月5 日, 阳光灿烂, 东南风3~4 级。小明和小畅相约到“媚尼风景区”去旅游。
材料2:“媚尼风景区”( 如下图) 。

(1)小明和小畅相约在尼湖之南的古寺汇合, 这座古寺是_________。(填序号)
(2)乘船游览尼湖风光, 从A 到B 快还是从B 到A 快(均直线航行)?理由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畅想要享受“ 漂流探险”的乐趣, 你能根据所学的地理知识向他们介绍一下在支流a 和媚河上游b“ 漂流”可能有的特点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        
(4)C 处的地形是______     _ ,该处的海拔高度为_________。
(5)在图中D 处拟建一水坝(如图:“ / /”), 水坝建成后, 三座古寺中有可能被水淹的是_________。
(6)此时小明和小畅在古寺②, 想去登山顶C, 想知道两地的温差, 能帮忙计算吗?______。
(7)尼湖风光、媚河漂流探险、古寺探幽、山顶观日出等媚尼风景区开发的旅游项目中, 有可能效果不佳的是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地图三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 “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分布图”和“地形类型构成图”完成题目要求。

⑴由于我国幅员辽阔,所以气候类型,读图可知,我国地形构成为
所以,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特点应该是?
⑵考虑到因地制宜的原则,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表现为。乙地从地形上看位于地形区;从干湿区看应为植被,所以土地利用类型为,该区域的农业部门主要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借用所给资料图,完成关于黄河的题目。


⑴黄河的含沙量在上游逐渐上升;中游河段剧增,解决该现象的工程措施是;在下游河段含沙量,试分析下游河段含沙量变化的原因。
⑵黄河的年平均流量的变化特点为,试分析下游河段水量变化的自然原因和人文原因。

读我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气候类型分布图”完成下列题目。

⑴图一所示季节,我国气温的分布规律是
试着从地球形状和地球运动两个方面解释一下成因。
⑵从图二可以看出,我国东部气候特征,成因
⑶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大致经过

读“中国地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读图描述我国的纬度位置并且评价。
⑵图中A、B、C、D表示的是我国的四个端点,居住在B处附近的小明,在元旦期间和QQ好友聊天的时候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他的家乡日出时间比A处早,但是比D处要晚。”请分析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A—B—C—D四地的气候类型,正确的组合是( )
A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C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2)A地和C地气温年较差大的是,降水量较大的是。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海陆、地形)因素。
(3)C.D两地降水较多的是地,原因是
(4)E地有被称为“世界雨极”的乞拉朋齐,因其处在喜马拉雅山的(迎风坡、背风坡),降水较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