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已知2H2(g)+O2(g)2H2O(l);△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
B.C(s,石墨)=C(s,金刚石);△H=+1.9kJ·mol—1,说明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
C.CaCO3(s)=CaO(s)+CO2(g)△H>0,△S>0,则:该反应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 |
D.已知;C(s)+1/2O2(g)=CO(g) △H1 ;C(s)+O2(g)=CO2(g) △H2,则△H1<△H2 |
对室温下pH相同、体积相同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采取下列措施,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入适量的氯化铵晶体后,两溶液的pH均减小 |
B.温度下降10℃,两溶液的pH均不变 |
C.分别加水稀释10倍,两溶液的pH仍相等 |
D.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消耗的盐酸体积相同 |
有关常温下pH均为3的醋酸溶液和盐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氢离子浓度均为l×10-11 mol·L-1 |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后,两种溶液的pH仍相等 |
C.中和同体积的这两种酸溶液所需要NaOH物质的量也相等 |
D.分别加入足量锌片,两种溶液生成H2的体积相等 |
饱和氯水中存在如下平衡:①Cl2+H2OH++Cl-+HClO ;②HClO
H++ClO-,将饱和氯水倒入试管中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相应分析结论错误的是
A.加入CaCO3悬浊液,CaCO3的溶解平衡向右移动 |
B.加入澄清石灰水,c(H+)一定减小 |
C.加入一定量NaOH溶液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可能为c(Cl-) +c(ClO-) =c(Na+) |
D.通入过量Cl2,①、②均向右移动,溶液pH减小 |
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其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规律 |
结论 |
A |
较强酸可以制取较弱酸 |
用亚硫酸溶液无法制取硫酸溶液 |
B |
升高温度,反应速率越快 |
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升高温度,Na2O的生成速率加快 |
C |
金属越活泼,其阳离子氧化性越弱 |
Fe3+的氧化性弱于Cu2+ |
D |
Ksp小的沉淀易向Ksp更小的沉淀转化 |
CaSO4悬浊液中滴加Na2CO3溶液可生成CaCO3沉淀 |
在实验室进行下列实验,括号内的实验仪器或试剂都能用到的是
A.中和热的测定(量筒、温度计、酒精灯) |
B.从溴水中提取溴单质(分液漏斗、无水乙醇、玻璃棒) |
C.探究浓硫酸与铜反应的产物(蘸有碳酸钠溶液的棉花团、蒸馏水、烧杯) |
D.制氢氧化铁胶体(饱和FeCl3溶液、NaOH溶液、胶头滴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