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曾发行“中国民居”特种邮票一套,邮票上的这些民居建筑除了反映各地风俗外,还反映了当地地理环境的重要特征。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三类民居反映了所在地区的地理环境特点,下面关于三类民居与其所在地区气候特
点对应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 A.①—温差较大,降水季节分配均匀 | 
| B.②—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 
| C.③—终年高温多雨 | 
| D.②—湿热的气候 | 
我国各地民居不同,说明在不同的区域间存在着
| A.显著的差异性 | B.明显的连续性 | 
| C.基本的相似性 | D.相同的特色 | 
下图中甲、乙、丙、丁为某省区四个不同区域示意图,其人口密度、某种工业企业规模及人均收入分别如下,据此回答小题。
 人口密度:甲>丁>丙>乙 企业规模:甲>丁>丙>乙 人均收入:甲>丁>丙>乙图中某企业最有可能是(  )
| A.汽车制造厂 | B.钢铁厂 | 
| C.可口可乐生产厂 | D.电子装配厂 | 
调查发现,图中乙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超过69%,影响其发展的主要优势区位条件是(  )
| A.便利的交通 | B.较高的科技 | 
| C.改革开放的优惠政策 | D.优美的环境 | 
下图为某工业产品价格和成本与市中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小题。
只考虑经济效益,该工业部门应该布局在(  )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导致图中成本曲线b到a变化最主要的原因(  )
| A.交通运输更便利 | B.逐步接近消费市场 | 
| C.环境污染越来越轻 | D.地租价格逐步降低 | 
2013年底北京首条磁浮轻轨将建成通车。下图为北京城市轻轨某路段图。读图回答:与其他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相比,城市轻轨(  )
| A.运量大,占地广 | B.嗓音大、污染大 | 
| C.速度快、安全性高 | D.成本高、整点准时 | 
京广高铁北京至郑州段于2012年17月26日正式开通运营。世界上运营里程最长的北京至广州高速铁路全线贯通。读图完成小题。
京广高速铁路沿线(  )
| A.地势平坦,无需修筑隧道 | 
| B.跨越江河,施工难度较大 | 
| C.城市众多,选线时需绕行 | 
| D.干旱影响大,洪涝影响小 | 
京广高铁的建设,最有可能促进沿线(  )
| A.人口的大规模南北迁移 | 
| B.大城市地价、房价下降 | 
| C.能源和矿产资源的开发 | 
| D.商业、旅游业迅速发展 | 
下表表示北京市城市与郊外的水循环相关数据,下图表示北京城不同历史时期雨洪径流变化状态图,读图表回答小题。
 北京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相关水文气候数据
|   | 
   X | 
   Y | 
  
| 降水量(mm) | 
   675.0 | 
   644.5 | 
  
| 径流总量(mm) | 
   405 | 
   267 | 
  
| 地表径流(mm) | 
   337 | 
   96 | 
  
| 地下径流(mm) | 
   68 | 
   171 | 
  
| 蒸发量(mm) | 
   270 | 
   377.5 | 
  

图中最能反映当前北京城市雨洪径流变化状态的数码及表中XY的含义分别是(  )
| A.① 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 
| B.② 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 
| C.③ Y表示城市中心区,X表示郊外平原区 | 
| D.④ X表示城市中心区,Y表示郊外平原区 | 
从水循环角度看,北京城市建设给市中心带来的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正确的是(  )
| A.径流总量减少——从郊区调入地表水到市中心 | 
| B.地下水位的上升——适当扩大市区的绿地面积 | 
| C.蒸发量和下渗量减少——推广使用渗水砖、扩大绿地面积 | 
| D.降水量减少——减少建筑物的密度,控制城市发展规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