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习近平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据是( )
①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巨大的反作用
②价值观作为一种理想追求,决定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
③价值观作为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决定事物的性质和价值
④价值观作为个人行为准则,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驱动、制约和规范作用
A.①④ | B.①② | C.②③ | D.③④ |
温家宝总理在“两会”上看望政协委员时引用王充《论衡》中两句诗:“知屋漏者在雨下,知政失者在草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 B.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
C.人民群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 D.通过自己实践获得的认识才是正确的 |
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经受检验,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取得实效。这体现了
①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②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③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法 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对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认识,错误的是
A.该矛盾决定我国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B.这一矛盾属于非对抗性的矛盾 |
C.这一矛盾是对抗性的,需要通过阶级斗争来解决 |
D.这一矛盾要通过改革来解决 |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共同蕴含的哲理
A.质变是事物根本的、显著的变化 | B.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C.量变是质变的必然结果 | D.要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在各种比赛中,有人具有争金夺银的能力,但在关键时候,却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缺乏信心,结果痛失良机。这启示我们
A.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
B.在条件成熟时,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
C.事物发展从量变开始,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
D.事物不断发展,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新的量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