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途中 赵汝鐩
雨中奔走十来程,风卷云开陡顿晴。
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
烟江远认帆樯影,山舍微闻机杼声。
最爱水边数株柳,翠条浓处两三莺。
本诗写了哪些“途中”所见景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趣?
请对本诗颔联“双燕引雏花下教,一鸠唤妇树梢鸣”作简要赏析。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

李商隐
暗暗淡淡紫,融融冶冶黄。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①。
几时禁重露,实是怯残阳。
愿泛金鹦鹉②,升君白玉堂。
[注]①《晋书·罗含传》:“及致仕还家,阶庭忽兰菊丛生,以为德行之感焉。”
②金鹦鹉:金制的状如鹦鹉螺的酒杯。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菊花怎样的特点?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题。
后游
杜甫
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注】杜甫于上元二年(761年)春曾一度到新津,写了《游修觉寺》,第二次即写了这首《后游》。其时,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而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
诗歌颔联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再游修觉寺让诗人“客愁”全消,但也有人认为诗人的愁并未消减,反而更加浓重。你的看法如何?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海陵病中
吕本中
病知前路资粮少,老觉平生事业非。无数青山隔沧海,与谁同往却同归?
【注】海陵属泰州(今属江苏),作者晚年在此任小官,饥寒交迫,贫病交加,濒临绝境。
诗的前两句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处境?有什么作用?
末尾两句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各题(共11分)。
子衿
《诗经·郑风》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①?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
挑兮达兮②,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注:①嗣音:传音讯。②挑兮达兮:独自回走动的样子。
这首诗采用了怎样的叙述手法?从结构上看,具有怎样的特点?
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最后一句“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有什么含义?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定风波
黄庭坚
万里黔中一漏天,屋居终日似乘船。及至重阳天也霁,催醉,鬼门关外蜀江前。
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戏马台南追两谢,驰射,风流犹拍古人肩。
【注释】①作者被贬黔中所作。②鬼门关:即石门关,今四川奉节县东,两山相夹如蜀门户。③两谢:谢瞻、谢灵运,二人曾在戏马台前赋诗为乐。
(1)上片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描写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
(2)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