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飞蛾扑火”常用于比喻人们为寻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实际上飞蛾的这种行为是( )

A.学习行为
B.先天性行为
C.不怕牺牲的行为
D.寻找光明的行为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的区别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描写的景色主要是因为水中大量繁殖了()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绿色水生小昆虫

对基因的正确理解是()

A.组成染色体的最小单位
B.决定生物性状的最小单位
C.构成细胞核的最小单位
D.继承父母性状的最小单位

我国很早就掌握了养蚕、编织丝绸等技术。其中有一道工序是将蚕茧用热水浸泡后缫丝,此时茧内的家蚕发育到哪一阶段()

A.蛹 B.幼虫 C.卵 D.成虫

以下现象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家兔白毛和黑毛
B.番茄的红果和菜椒的黄果
C.人惯用右手和能卷舌
D.鲤鱼个体大和鲫鱼个体小

在人体的下列细胞中,染色体数量较少的是()

A.受精卵 B.卵细胞 C.肌细胞 D.神经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