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一种利用电磁原理制作的充气泵的结构示意图.其工作原理类似打点计时器.当电流从电磁铁的接线柱a流入,吸引小磁铁向下运动时,以下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小磁铁的下端为N极 |
B.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小磁铁的下端为S极 |
C.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小磁铁的下端为S极 |
D.电磁铁的上端为S极,小磁铁的下端为N极 |
半径为a右端开小口的导体圆环和长为2a的导体直杆,单位长度电阻均为R0.圆环水平固定放置,整个内部区域分布着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杆在圆环上以速度v平行于直径CD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杆始终有两点与圆环良好接触,从圆环中心O开始,杆的位置由θ确定,如图所示.则()
A.θ=0时,电压表测得导体杆两端瞬时电压为2Bav
B.导体杆移动过程,电流逐渐增大
C.θ=0时,电路中电流为
D.时,杆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内壁光滑的环形凹槽半径为R,固定在竖直平面内,一根长度为R的轻杆,一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甲,另一端固定有质量为2m的小球乙,将两小球放入凹槽内,小球乙位于凹槽的最低点,如图所示.由静止释放后()
A.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机械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机械能 |
B.下滑过程中甲球减少的重力势能总等于乙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
C.甲球可沿凹槽下滑到槽的最低点 |
D.杆从右向左滑回时,乙球一定能回到凹槽的最低点 |
已知金星和水星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如下图所示,公转周期分布是224天和88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星的公转线速度大于金星公转线速度 |
B.水星和金星的公转线速度都小于地球的公转线速度 |
C.从水星处于太阳和金星连线上中间某一点开始计时,至少再经过约145天才能再次出现在太阳和金星连线上中间某一点的位置 |
D.地球在金星外侧 |
如图所示,等边三角形ABC处在匀强电场中,其中电势φA =φB =0,φC =φ。保持该电场的大小和方向不变,让等边三角形以A点为轴在纸面内顺时针转过30°,则此时的B点电势为
A.![]() |
B.![]() |
C.![]() |
D.![]() |
用如图a所示的圆弧一斜面装置研究平抛运动,每次将质量为m的小球从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形轨道不同位置静止释放,并在弧形轨道最低点水平部分处装有压力传感器测出小球对轨道压力的大小F。已知斜面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夹角=30°,实验时获得小球在斜面上的不同下落高度h,最后作出了如图b所示的F—h图象,g取10m/s2,则由图可求得圆弧轨道的半径R为
A.0.125 m | B.0.25 m | C.0.50 m | D.0.75 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