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0日,我校高三进行学业水平实验考查,小洁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块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有两细绳套,如图所示,两个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下 、 , ,再用一个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达 的位置,再记下测力计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在图中作出,图中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1N,O是橡皮筋的一个端点.用两个直角三角板按照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得到合力的大小为 N.
在研究平抛物体运动的实验中,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来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1.25cm,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b、c、d所示,则小球平抛初速度的为v0=m/s(g=10m/s2),到达b点时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b=m/s。(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实验中,某同学记录了A、B、C三点,取A点为坐标原点,建立了如图所示的坐标系.平抛轨迹上的这三点坐标值图中已标出.那么小球由A运动到B的时间为 _________s,小球平抛的初速度为 _________ m/s,小球运动到B点的竖直分速度为 _________ m/s,小球抛出点的坐标为 _________ .
在做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轨道运动,通过描点法画出小球平抛运动的轨迹.为了能较准确地描绘运动轨迹,下面列出一些操作要求,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前面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_________ .
a.通过调节使斜槽的末端保持水平
b.每次释放小球的位置必须不同
c.每次必须由静止释放小球
d.记录小球位置用的木条(或凹槽)每次必须严格地等距离下降
e.小球运动时不应与木板上的白纸(或方格纸)相接触
f.将球的位置记录在纸上后,取下纸,用直尺将点连成折线
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导轨上
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滑块,其总质量为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
的砝码相连;遮光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导轨上
点有一光电门,可以测试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间
,用
表示
点到导轨低端
点的距离,
表示
与
的高度差,
表示遮光片的宽度,
表示
,
两点的距离,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
点时的瞬时速度.用
表示重力加速度.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若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则在滑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滑块、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与
的关系式为
=.
(2)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A点)下滑,测量相应的s与t值,结果如下表所示:
1 |
2 |
3 |
4 |
5 |
|
s(m) |
0.600 |
0.800 |
1.000 |
1.200 |
1.400 |
t(ms) |
8.22 |
7.17 |
6.44 |
5.85 |
5.43 |
(
) |
1.48 |
1.95 |
2.41 |
2.92 |
3.39 |
以
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在答题卡上对应图2位置的坐标纸中描出第1和第5个数据点;根据5个数据点作直线,求得该直线的斜率
(保留3位有效数字).
由测得的
、
、
、
和
数值可以计算出
直线的斜率
,将
和
进行比较,若其差值在试验允许的范围内,则可认为此试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10分 )如图为某同学“测绘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电路,小灯泡规格(3.8V,0.3A),各元件均能正常工作。
(1)该同学按图示连接,两电表都有示数,但电压表示数无法调节到零。由实物连接图可知,连接电路时有问题的器材是(请选择器材编号)
A.电压表 B.小灯泡 C.滑动变阻器 D.开关
(2)请在答题纸相应位置画出能解决(1)中所存在问题的实验电路图;
(3)解决第(1)中问题后,该同学通过实验测得以下数据,请你据此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作出小灯泡电压随电流变化的曲线;
实验次数 物理量 |
1 |
2 |
3 |
4 |
5 |
6 |
7 |
U / V |
0 |
0.10 |
0.30 |
0.60 |
1.20 |
1.80 |
2.40 |
I / A |
0 |
0.050 |
0.080 |
0.100 |
0.125 |
0.160 |
0.180 |
(4)理论上电压从0逐渐增加到2.5V和从2.5V逐渐减小到0的两个测量过程中,在电压表示数相同时,电流表示数应该略有不同。该同学进行该实验时,正值寒冬,气温很低,发现电压表示数调到相同情况下,所对应的电流表示数几乎一样。请简要分析可能的原因?(写出一条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