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10日,我校高三进行学业水平实验考查,小洁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主要步骤是:
(1)在水平放置的木块上铺一张白纸,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的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有两细绳套,如图所示,两个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之伸长.到达某一位置O时需记下 、 , ,再用一个测力计钩住细绳套把橡皮条拉长,使结点达 的位置,再记下测力计读数和细绳的方向.
(2)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图示在图中作出,图中方格每边的长度表示1N,O是橡皮筋的一个端点.用两个直角三角板按照作图法作出合力F的图示.得到合力的大小为 N.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在安装电火花计时器时,墨粉纸盘要夹在两条纸带之间 |
B.为了减小误差,重物质量应大些 |
C.实验时,应先松开纸带,重锤运动稳定后再接通电源 |
D.若t为起点到某点的时间,计算该点的速度可用公式v=gt |
(2)若实验中所用的重锤的质量为m=0.1kg,打点纸带如图所示,打点时间间隔为0.02s,取B点分析,重锤动能EkB=_________J,从开始下落起至B点时重锤的重力势能减少量是_______J。(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根据纸带算出相关各点的速度v,量出对应下落的距离h,则以为纵轴、以h为横轴作出的图象应是下图中的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悬挂于O点,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离地面高度为H的小支柱N上。O点到A球球心的距离为L。使悬线在A球释放前张直,且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α,A球释放后摆动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O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β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保持α角度不变,多次重复上述实验,白纸上记录到多个B球的落点。下图中x是B球初始位置到B球平均落点的水平距离;为了探究碰撞中的守恒量,测得mA、mB、α、β、L、H、x等物理量.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mAvA= ________________ ;
mAvA′= ______________ ;mBvB′=______________。
在测定玻璃的折射率实验中,由于实验室中矩形玻璃砖的数量不够,部分同学需改用直角三棱镜做“测定玻璃的折射率”的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a.如图所示,先在一张白纸上作相互垂直的直线ab、a′b′作为三棱镜的两个界面,并在直线上标出点O;
b.标出P3、P4位置;
c.将三棱镜放在白纸上,使短边跟ab对齐,长边跟a′b′对齐;
d.在长边a′b′的外侧透过三棱镜观察大头针P1、P2的像,调整视线方向,直到P1的像完全被P2挡柱;
e.在观察的这一侧插两枚大头针P3、P4,使P3挡住P1、P2的像,P4挡住P1、P2的像和P3;
f.在O点作一垂直ab的线段AO,在AO上垂直地插两枚大头针P1、P2;
g.移去三棱镜和大头针,连接P3P4,交a′b′于O′,过O′点作与a′b′垂直的直线MN;
h.作光路图,计算折射率n.
(1)正确的实验步骤顺序为
(2)根据题图中所给数据求出该玻璃的折射率n=_______ _
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测定激光的波长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激光器发出的一束直径很小的红色激光进入一个一端装有双缝、另一端装有感光片的遮光筒,感光片的位置上出现一排等距的亮点,图(b)中的黑点代表亮点的中心位置.
(1)这个实验现象叫____________ __.
(2)通过测量相邻光点的距离可算出激光的波长,据资料介绍,如果双缝的缝间距离为a,双缝到感光片的距离为L,感光片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为b,则激光的波长λ=.
该同学测得L=1.0000 m、缝间距a=0.220 mm,用带十分度游标的卡尺测感光片上的点的距离时,尺与点的中心位置如图(b)所示.
图(b)图中第1到第4个光点的距离是____________ mm,实验中激光的波长λ=________ m.(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如果实验时将蓝激光换成黄激光,屏上相邻两光点间的距离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几位同学在进行“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的实验,
(1)黄同学分别选用四种材料不同、直径相同的实心球做实验,记录的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若要比较准确的计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值,应选用第组实验数据。
组别 |
摆球材料 |
摆长![]() |
最大摆角 |
全振动次数![]() |
1 |
铜 |
0.40 |
15° |
20 |
2 |
铁 |
1.00 |
5° |
50 |
3 |
铝 |
0.40 |
15° |
10 |
4 |
木 |
1.00 |
5° |
50 |
(2)马同学选择了合理的实验装置后,测量出几组不同摆长和周期
的数值,画出如图
图象中的实线OM,并算出图线的斜率为
,则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________。
(3)罗同学也进行了与马同学同样的实验,但实验后他才发现自己测量摆长时忘了加上摆球的半径,则该同学当时做出的图象应该是
A.虚线①,不平行OMB.虚线②,平行OM
C.虚线③,平行OMD.虚线④,不平行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