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探究加速度a与力F、质量M的关系”的实验.如图1为该实验装置图,其中砂桶及砂的总质量为m.
(1)探究时,为了让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近似等于砂和砂桶的重力应采取的措施和满足的条件有:① ;② ;
(2)该同学保持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探究加速度a和小车质量M的关系,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小车加速度a(m/s2) |
1.99 |
1.23 |
1.01 |
0.67 |
0.49 |
小车质量M(kg) |
0.25 |
0.40 |
0.50 |
0.75 |
1.00 |
![]() |
4.00 |
2.50 |
2.00 |
1.33 |
1.00 |
为了直观反映F不变时a与M的关系,请根据上表数据在图2坐标纸中作出图象.
(3)由图象可得F不变时,小车的加速度a与质量M之间的关系是: .
(4)另有一同学在该实验中得到了一条如图3所示的纸带.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50Hz.在纸带上选择13个打点,其中1、3、5、7、9、11、13号打点作为计数点,分别测得x1=7.05cm、x2=7.68cm、x3=8.33cm、x4=8.96cm、x5=9.61cm、x6=10.26cm.
则打点计时器打下7号打点时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如图所示的是把量程为3mA的电流表改装成欧姆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电源的电动势为E=1.5V。经改装后,若将原电流表3mA刻度处的刻度值定为“0”,则在2mA处应标,1mA处应标
。
为了测定某电压表的内阻,给你下列器材:
A.待测电压表(O~3 V)
B.电流表(0~1 mA)
C.滑动变阻器(0~50Ω)
D.电源(1.5 V的干电池2节)
E.开关1个
F.导线若干
①请你设计一个测定电压表内阻的电路图,画在下面的方框内.
②根据你设计的电路图,将图中实物连成实验电路.
使用多用表测量定值电阻R1的阻值(约为几千欧姆)。在下列一系列操作中,合理的操作顺序时。若多用表指针如图所示,则R1阻值为____Ω。
A.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挡 |
B.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0”挡 |
C.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00”挡 |
D.转动选择开关置于“х1k”挡 |
E、转动选择开关置于“OFF”挡
F、将两表笔分别接在R1两端,读出R1的值后断开
G、将两表笔短接,调节调零旋扭,使指针指在刻度线右端“0”刻度线处
在测量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由于所用的电压表(视为理想电压表)的量程较小,某同学涉及了如图所示的实物电路。
(1)试验时,应先将电阻箱的电阻调到____.(选填“最大值”、“最小值”或“任意值”)
(2)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分别测出阻值R0=10Ω的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U,下列两组R的取值方案中,比较合理的方案是____.(选填1或2)
方案编号 |
电阻箱的阻值R/Ω |
||||
1 |
400.0 |
350.0 |
300.0 |
250.0 |
200.0 |
2 |
80.0 |
70.0 |
60.0 |
50.0 |
40.0 |
(3)根据实验数据描点,绘出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若直线的斜率为k,在
坐标轴上的截距为b,则该电源的电动势E=,内阻r=(用k、b和R0表示)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的实验中,除有一标有“6 V,1.5 W”的小灯泡、导线和开关外,还有:
A.直流电源6 V(内阻不计) |
B.直流电流表0~3 A(内阻0.1 Ω以下) |
C.直流电流表0~300 mA(内阻约为5 Ω) |
D.直流电压表0~10 V(内阻约为15 kΩ) |
E.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1 kΩ,0.5 A
实验要求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零开始变化并能进行多次测量.
(1)实验中电流表应选用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均用序号表示).
(2)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
(3)试将图所示器材连成实验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