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英国《物理世界》杂志曾评选“1+1=2”为最伟大的科学公式之一。但人们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相加,也不是所有能相加的就一定得出等于2的结果。这表明

A.事物是复杂多变、不可捉摸的
B.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C.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
D.对同一对象存在多种真理性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单选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首先在问,其次在行。这蕴涵的哲学道理有()
①人民群众的要求都是合理的②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③实践是认识的最重要来源之一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009年4月以来,甲型H1N1流感逐渐有肆虐全球之势。纵观历史,许多传染疾病早已被人类解密。因此,我们坚信凭借着人类的探索精神和越来越发达的科学,甲型H1N1流感一定会被人类破解。上述材料带来的启示有()
①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②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规律、发展规律③坚持实践第一,人类就能取得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功④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④

德国思想家、文学家莱辛曾说:“人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是否掌握真理或者自认为真理在握,决定人的价值的是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之所以要孜孜不倦地追求真理,是因为()

A.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 B.真理与谬误是截然对立的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真理是具有反复性的认识

近年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施绿色GDP已经深入人心,其目的就是要减少资源消耗,加强资源有效回收利用,发展可再生资源。核算GDP时,要考虑环境成本和生态成本。这是人们在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后作出的选择。为此,必须强化全民族的环保意识、节约意识。这表明()
①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活动②正确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
③必须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思维方法④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反作用于实践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笔墨意象”2009年中国画慈溪邀请展于6月19日开幕。意象的最大特点在于它是一种为表达意蕴而创造的形象。虽然某些意象在形态上也保留了对具体物象的描写,但是其中所包蕴的丰富内涵却不是生活物象的本身所具有的。由此可见()
①意象的形式是主观的,内容是客观的②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在认识中有重大作用 ③创新并不一定要坚持辩证的思维方法④意象是主体对客体的现实改造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